当初的孟怀安便是这般。
在孟怀安的北府兵里面。
没有所谓的世家大族子弟。
只有北府兵一重身份。
当初北府兵在京口之时,不少世家大族的旁支子弟前来北府兵想要找寻机会。
可以进了北府兵以后,发现这里到处都是训练。
而且想要靠着之前的那种办法逃脱训练也做不到。
久而久之,那些奸懒馋滑的想要走其他门路的人便被筛除了出去。
只留下一些愿意和士兵一起训练的世家大族子弟。
这些人虽然在世家大族长大,但是接受北府兵之中的环境特别快。
所以北府兵之中应该是最没有身份差别的地方。
世家大族子弟,充其量只能够保证自己身边有几个是自己带来的家丁。
可是真的到了战阵里面,这些士兵也要听从上官的命令,而不是世家子弟的命令。
这也是温玄比较满意的地方。
这样的军队指挥起来得心应手。
虽然温玄知道,自己的命令,北府兵也不是能够百分百的完成。
可是在温玄看来,一支队伍能够将主帅的命令执行一大半,那么温玄就觉得,这已经可以算得上一支强兵了。
更何况,北府兵可以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完成一些任务,更是强军之中的强军。
唯一的缺点就是北府兵经过多轮筛选以后,只剩下三万人。
而且这三万人里面还包含各种兵种。
战兵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余人而已。
这两万余人又抽出了一部分支援碎铁城,一部分人回首三吴之地大本营。
这次温玄带出来的北府兵不过五千余人。
靠着五千北府兵,想要将整个荆州控制住,无疑有些困难。
顶多只能做到震慑。
不过,对此,温玄倒是不担心。
因为在前往荆州的路上,已经有锦衣卫将荆州的情报送过来。
可以说,朝廷的檄文到了以后,半个荆州都在翘首以盼王师。
剩下的又有一些想要观望。
真正死心塌地跟着桓氏走的,也就那几个县而已。
温玄率先做的就是要去收拢那些愿意归顺朝廷的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