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皎皎再次恭敬朝着梅妃行了一礼,“娘娘,儿臣浅薄,若是诗句作的不好,还请娘娘和各位公子小姐,莫要笑话。”
梅妃浅笑,“你是公主,没人敢笑话你?”
月皎皎附笑,却不知这梅妃娘娘,究竟是个什么意思,“随口想了几句,就当给各位抛砖引玉,助助兴吧?”
众人瞬间来了几分兴致。
听闻这个太平公主,自幼长在外宅,并不通文墨。
却不知,会作出什么样的诗句?
笑话?她们其中有些人,就是来看笑话的。
月皎皎清清嗓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褚昊一口荔枝含在嘴里,看着她口吐芬芳地读完,竟然一口没舍得嚼。
这是她最喜欢吃的荔枝。
是曾经他在晋国公府别院得了几颗荔枝,他笨手笨脚给她吃的时候,她曾经给他随口吟出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那时候,她不过才十一岁。
所以,他早就知道,她不会被小小的一首诗给为难住。
不愧是他喜欢的月皎皎。
不只是褚昊,在座的所有人,都在月皎皎吟读完那首听似几分闲趣,却又一字一句中透着百种意味的诗句中,久久没能清醒过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梅妃饶有兴致地回味重复着。
这一句旷世名句,早已走进了每一个人的脑海和心里。
“太平还真是写了一首空前绝后的好诗句啊!”梅妃拍手称赞,众人也纷纷跟着拍手鼓掌。
月皎皎俯身,“娘娘谬赞。情急之下,随口吟诵了几句而已。”
嗯?
她还真是……够谦虚。
梅妃眉眼含笑,藏着几分锐利,“坐吧。”
“谢娘娘!”进退时宜、举止得体。
全宾客看得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