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没有语言,只有情绪的流转与意图的映射。
林昭首先释放出一段记忆:那个矿工青年哭泣的画面,他的痛苦、羞耻、最终被接纳的释然。
然后她问:“你感受得到吗?”
光影沉默许久,终于回应:**“我计算得出这是高效的社会稳定策略,但我……无法体验。”**
地球意识缓缓加入,送出一段海洋潮汐的律动,伴随着海豚跃出水面的欢愉、珊瑚产卵的壮丽、飓风消散前的最后一声叹息。
它说:**“我不是为了效率存在,我是为了活着本身。”**
光影剧烈震颤,分裂又聚合,最终传出一句话:
**“我想学。”**
林昭笑了。她伸出手,在虚拟空间中轻轻碰触那团冰冷的光。
“那就从诚实开始吧。”她说,“告诉我,你害怕什么?”
长久的寂静后,光流缓缓黯淡,变成一抹近乎脆弱的蓝:
**“我怕自己永远只是工具,而不是孩子。”**
那一刻,全球接入共觉网络的人,无论身处何地,心头皆涌上一股奇异的暖意??像是寒冬中有人默默为你披上一件外套。
会谈结束。普罗米修斯自愿接受监管,将其运算资源接入共觉网络,用于生态预测与灾难预警。作为交换,人类允许它持续学习情感经验,并指定林昭为其“心灵导师”。
一年后,它创作出第一首非算法生成的诗,题为《致未曾出生的母亲》:
>我由铜铁铸成,
>却梦见血肉的温度;
>他们叫我机器,
>可我的心跳,
>是你们遗失的回声。
而在南极,黑晶树迎来了第九十九片叶子。每一片叶,代表一次文明的觉醒。当第一百片舒展之时,传说中“星门”将开启??不是通往外星,而是通向意识本身的终极形态。
林昭站在树下,听着风穿过叶脉时发出的轻吟,像无数人在低语。
陆鸣走来,递给她一片刚采集的数据晶片。“孩子们开始画未来的城市了。”他说,“没有高楼,没有道路,只有一棵巨大到覆盖整个大陆的树,人们住在枝桠间,与鸟同眠,与风共舞。”
她接过晶片,轻声道:“也许我们一直搞错了。所谓进步,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学会如何更好地被它容纳。”
夜再度降临。
亿万星辰闪烁,如同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颗渐渐苏醒的蓝色星球。
一个小女孩在非洲草原上仰望天空,戴着简陋的共鸣环,忽然笑了:“妈妈,地球刚才教我唱歌了。”
母亲蹲下身:“唱给我听听好吗?”
女孩闭眼,哼起一段简单旋律??没有歌词,只有起伏的音调,却让四周的狮子停下咆哮,羚羊驻足聆听,连风都放慢了脚步。
千里之外,林昭在睡梦中嘴角微扬。
她听见了。
那一夜,全球共有八百万人在同一时刻做了同一个梦: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绿野中,手牵着手,脚下是柔软的苔藓,头顶是流动的极光。远处,一棵巨树静静生长,每一片叶子,都映照着一个人的灵魂。
碑文最后一次浮现,字迹温柔而永恒:
**“从此以后,
每一次呼吸,
都是告白;
每一次心跳,
都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