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和废物也蹿出来叫着跳着,引得周围一些客人纷纷侧目关注。
姜葳蕤怕冷,已经穿上了白色薄毛衣,沈厉渊的手在她背上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搭着她的肩膀进了客厅。
姜葳蕤边走边问:”头发怎么剔了?还更黑了。“
”昌都就剔了,还是习惯寸头。“沈厉渊笑着撸了把生姜:“黑嘛,这个不可避免,毕竟日晒雨淋的哈哈。“
梅朵在后面问:”为什么不做保护措施?“
晒黑倒是无所谓,晒伤了怎么办?
西藏的紫外线一直很强,她们平时出门偶尔还会戴个口罩。
姜葳蕤也说:“是啊,我记得方立刚从珠峰下来的时候,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呢,脸晒得冻得黢黑泛红,有些地方还破皮了,你这脸有那个趋势啊。“
“我不会的。“
沈厉渊进了客厅,沙发上坐着几个客人,他又和姜葳蕤坐到一旁矮木凳上,眼睛忽然瞥到一旁。
之前那前台后面是一个木质酒柜,现在被姜葳蕤改了。上面一格格放着她世界各地捡来的一些纪念品,石头、瓶装沙、瓶装海水……背面还有她为各个地方画的画。
比如石头后面是一只悠悠闲闲正在草原上吃草的牦牛,蓝天白云,微风轻拂,好不惬意。
沈厉渊指着那酒柜:“你都改了?“
姜葳蕤:“当然啦,我又不喜欢喝酒。“
其实姜葳蕤在饮料上的口味本比较单一,茶、咖啡、汽水她统统喝不惯。
小时候想喝点儿可乐,都是求了姜母好久她才答应。而且,还必须揭开盖子等里面的二氧化碳基本放走才让她喝。
久而久之,她就什么味道大的都不爱喝了。直到后来蚂蚁跟她推荐了北巷口的奶啤,她才又吊起点儿兴趣。
姜葳蕤又说:“你就发现这个变了?“
还有其他的呢,你再看看?
沈厉渊又四处看了看,这客厅进来左手处就是沙发,沙发后开了两扇小窗子,可以看到巷子里的人来人往。
沙发前还摆了一个大火炉,表面看起来是个普通的不锈钢桶,实际上轻轻一摸,炉壁滚烫。很多驴友,不管是徒步还是洗了衣服的,有些直接把衣服挂在炉子上,鞋子也烤在炉边。
客厅的右手处是两张木桌,以前是给点餐的客人用的,但现在姜葳蕤不做饭了,木桌也就变成了嗑瓜子闲聊的地方。
再往里走就是前台,背后是那个改造过的酒柜。
沈厉渊摇摇头:”还改了哪里?“
沈厉渊抬头望去,靠桌子的墙上贴满了一些骑行队的队旗,很多还签下了豪言壮语。
梅朵提醒他:“你看看你现在坐的凳子。“
沈厉渊低头看去:”怎么了嘛?”
这凳子不就是有点原生态的树桩凳子?有什么不一样?
姜葳蕤大笑:“不硌屁股嘛哈哈哈哈哈。”
?
姜葳蕤继续说:“这木头凳子是我做的。”
沈厉渊又站起身,仔仔细细看了看,上面确实还有很多小木刺,但坐下来却没什么太大的不舒服。
“之前有客人从林芝来,我让他们从雅鲁藏布江给我捡来的。“
沈厉渊笑:“所以你这几天就在忙着当木工?“
都没时间跟他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