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清穿甜宠文胤禛推荐 > 300320(第46页)

300320(第46页)

“那到不是。”海清赶紧解释道,生怕自己解释迟了,皇上就另外派人攻打过去了,“台湾的政令都经过了他的手,他将郑氏名下所有的田地都归在自己的名下后,又将百姓手中的田地收归到自己的手中,租给百姓,以此收租子。”

“他倒是胆子大。”康熙说道,“还有呢?”

见皇上的脸上没有一丝惊讶,海清误以为皇上已经知道了一切,派自己前去不过是为了核实而已,他道:“还增添了一些别的税种,比如捕鱼,比如出海。”

康熙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道:“其他呢?”

他还真想听听施琅能干出多么离谱的事情,明明自己的旨意都已经下了,他行事竟然还敢可如此阳奉阴违。

“还有,他继续保持了台湾的封闭状态,来往做生意的人都不允许携带家眷。”海清说道,“正如奴才所言,他似乎将台湾的一切看做自己的私有资产,就像是那方土地的王。”

康熙嗤笑一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施琅还真想做郑经第二吗?

“福建巡抚没有发现怪异吗?”康熙问道。

“没有,现在台湾由施琅掌控着,福建巡抚的消息都是施琅反馈的,加上台湾才被收复,有所异常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海清说道。

从表面看,台湾一切都很正常,要不是他带着调查目的前去,实在是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对于台湾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未曾见过内地到底如何,是非黑白就是施琅一张嘴。

“朕知道了。”康熙又问道,“林总兵不是跟在施琅的身边吗?他没有出言反对吗?”

此人是康熙派去协助施琅的,他在助纣为虐吗?

“奴才并未查到具体的消息,但有传言,他们曾经大吵过一家,林总兵与其意见不合,但施琅的地位更高……”海清说道。

林总兵说到底和施琅是同一派系的人,就算对施琅的做法持不赞同的态度,他也不会把事情捅出来,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内部意见不合的事情。

“而且,郑氏投降之后,从前依附于郑氏的人转而投向靖海侯,租子也好,田地也好,很多都是他们讨好靖海侯而想出法子。”海清解释道,他不想得罪施琅,

康熙笑道:“但他也照单全部接受了,不是吗?”

海清听出了康熙的不快,赶紧低下头,一言不发,不让怒火波及自己。

“还有吗?”康熙问道。

“奴才就调查出这些。”海清道,只希望皇上赶紧让自己离开,他可不想沾染雷霆之怒。

“下去吧。”康熙挥挥手、

海清如释重负。

康熙坐在座位上,想了会,召了黄锡衮前来,两人秘密商谈了好一会后,才让人离开。

这在每天来来往往的人群之中简直不值一提。

但十天后,康熙就下了圣旨,让施琅带着郑氏族人、刘国栋等人进京受赏,至于台湾事务由林亮暂代。

圣旨还是海清去传的,他咋一听到这个旨意,便知道施琅十有八九要留在京城,吐巴事情余韵犹存,贪欲过重,肯定会被皇上忌惮,绝对不会放任其在台湾盘踞。

不过,康熙并没有告诉保成这件事,要是先帝知道了,会如何看他呢?

三百年啊,定然是现在就祸根埋藏吧。

李礽是在施琅回京之后才知道这件事,台湾与内陆一脉相承,自然是要一视同仁,不过那也明年才能知道的事情,而眼下,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忙。

先前农业期刊的事情是交给的索额图和延善负责,后面延全也被拉进来一起,但审稿的大权依旧是李礽一人独揽,确切说是他弹幕上的观众。

后世的种植技术远远比现在要发达许多,硬性条件很难做到,但一些经验还是可以吸取的。

这大半年来,没有任何的差错,李礽对此还算是满意,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得住老鼠,那都是好猫。

今年最后一期是关于明年春耕,他甫一拿起今年最后一期周刊,就发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两广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春种相隔时间过短。

如今是小冰河时代,整个环境温度都偏低,两广地区的种植时间是三月中旬左右,早熟品种可以一年三季,东北要等到五月份中旬,基本上一年一季,比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差不多晚上一个月。

而在眼前这份文稿上,两广和东北的种植时间比较靠近,一个四月头,一个四月底,别看相差十几天而已,十几天的温度变化对最后的产量足以造成很大的影响,失之毫米,谬之千里。

他最开始就强调过,所有的数据都要依据实际情况,这明显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不知道是撰稿人的问题,还是数据来源的问题。

李礽皱了皱眉,翻看了一下这篇稿子的撰写人——王鸿绪。

一看到这个名字,弹幕上立马一片骂声。

李礽疑惑脸:这人很出名吗?

事实上,这人还真挺出名的,去年的时候,担任了《明史》总裁官,现在正在编修明史,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在他的期刊上留名?

但,弹幕上骂他是因为人品不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