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案子都没有破,太子爷还送来慰问,我实在是受之有愧。”汤斌愧疚道。
“太子爷说,诸位四处奔波,不论有没有结果,那都是实打实的辛苦,总不能没破案子,就不让大家休息嘛。”德忠道,“奴才已经让人给前面忙着的人送去了,剩下的例汤和饼就放在厨房温着,以便随时都能吃到。”
“如此,就多谢太子爷了,咱们吃完之后一定鼓足干劲,争取早日抓住这些凶徒。”曹寅拱手道。
德忠笑道:“奴才会将二位的决心如实转告给太子爷的,如此就不打扰两位了。”
汤斌一直等到德忠走了这才坐下来,他道:“没想到太子爷如此体谅人,这一点倒是有皇上的风范。”
“赶紧吃吧,还是热乎的。”曹寅把一盅汤朝着他那边推了推,自己擦擦手,摸了个饼子塞进嘴里,“这饼子好吃,你尝尝,他们家过了午时就收摊了,肯定是太子爷专门让人做的。”
汤斌打开了汤盅,鲜美的味道扑面而来,还夹杂着草药清香,“这是那家羊骨汤啊。”
“真的???”曹寅赶紧把剩下的饼子塞进嘴里,打开自己的汤盅,舀了一勺汤喂进嘴里,热乎乎的汤顺着喉咙滑进胃里,整个人都暖和了过来。
汤斌就吃得斯文多了,但也对这个味道欲罢不能。
汤足饼饱,两人的精神都振奋了不少,有种放松的感觉,恨不得丝毫不顾形象地摊在椅子上,长长舒出一口气。
“感觉自己还可以再熬两个大夜。”曹寅道。
汤斌摆手,“我就不熬了,赶紧破了案子休息吧。”
“走吧,去看看有没有其他的线索。”曹寅起身,拍了拍汤斌的肩膀。
两人一前一后朝着验尸房走去。
“大人,有发现。”仵作洗干净手,走了出来。
他从学徒的手上接过一张白纸,纸上正中央放着一块小指头大小的糕点渣。
“这是在死者的衣襟里面发现的,应该是吃糕点的时候掉进去的,我仔细看过了,这糕点用了一种食材,似乎是什么干花,我未曾见过,请两位大人过目。”
汤斌接过来,仔细看了一下,仵作口中的食材呈现一种深黄色,他也没有见过这种糕点。
曹寅凑过来,咦了一声。
“怎么?”汤斌道,“你认识吗?”
“认识,这种花好像是金姜花,产自广东。”曹寅道,“我之前去过广东几次,他们会进金姜花炖汤,或者做其他的吃食,味辛,性温,十分常见。”
“这种花在江宁有吗?”
“没有,这种花生长环境比较苛刻,我出了广东就没有见过。”曹寅道,“可能是从江宁地方运过来的干花。”
“从那么远的地方运过来,可见是真的喜欢了。”汤斌道。
据曹寅所言,这种花并不常见,甚至十分小众,说不定出了广东就没人知道了。
至少,汤斌就在江宁没有见过这种糕点,所以肯定不是出自外面的茶楼茶馆,属于私厨所出。
这就奇怪了,这些人来了江宁这么久,衣服肯定也换了,这点食物残渣要是在江宁之外带进来的,早就抖掉了。
所以,一定是在江宁吃的糕点。
奇怪了,这些人在江宁如何能吃得到私厨所出的糕点呢,还是私厨所出?
往深处想一下,他们会不会在江宁有熟人?
这也可以说明,亡命之徒为何会奔着江宁这种繁华之地而来,毕竟这里人来人往,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大。
也可以说明,他们现在为何找不到剩下的人,因为有人把让他们藏起来了。
“能不能请你小舅子过来一趟?”汤斌问道、
李煦做韶关知府多年,他的父亲又是广东巡抚,对广东的情况十分了解,有他相助,说不定能提供不少的讯息。
“可以,我派人去请他来吧。”曹寅道,“只是广东的话,难道是冲着我来的?”
“现在不好说,先把这群人抓住吧。”汤斌道,“有这么一群人在城里,晚上都睡不着。”
“我有个法子,你要不要听听?”曹寅道。
汤斌来了兴趣,道:“愿闻其详。”
——
江宁城,因为郑大曲的死亡,风声鹤唳,官府派人调查了几日,都没有结果,最终推测这群人已经离开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