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一直盘旋在他的脑海,
却因近期事务繁多未能付诸行动。
他几乎都住在章台宫,回家次数寥寥。
忙完当前工作,他必定要回家落实此事。
“李大人言之有理。”
“掌柜的非朝中官吏,”
“又对我们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奖赏必须恰如其分。”
冯去疾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翦则保持沉默,在他看来,早该赏赐赵安。
只是如何赏赐是个问题。突然重赏一个默默无闻之人,定会引来不少风波。
赏赐过低,体现不出陛下的诚意;
过高,则难免要细数掌柜的功绩,
从而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王翦能考虑到的,
嬴政自然也能想到。
这正是他召来李斯三人讨论的原因,
目的就是要商议出一个恰当的赏赐方案,
既能展现帝王的诚意,又不至于引发他人非议,
特别是引起六国残存势力的注意。
在咸阳,王贲已派兵护送了不少六国贵族而来。
这些人不可能全都甘愿居于此地,
定有人心怀叵测。
扶苏一直在旁观察,也在思考如何妥善赏赐赵安。
一时之间,如何赏赐赵安成了嬴政等人的一大难题,
尤其是对于嬴政来说。
作为皇帝,他首次意识到赏赐一人竟是如此棘手。
沉默约莫一柱香的时间,王翦发言:“老臣以为,不如授予掌柜的客卿之位。”
“首先,我大秦的客卿地位尊崇。”
“其次,不易引起有心人关注。”
这是王翦深思熟虑后的建议。
他这么说自然有其道理。
大秦客卿的特殊之处,或许只有老秦人深知。
昔日商鞅、张仪、范雎,
及至如今丞相李斯,
初来乍到秦国时均任客卿,
之后凭功勋渐得实职。
可以说,客卿在大秦既显赫,
又极为虚幻,
能获得君王绝对信任,在秦享有尊重与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