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除了早几代的巨子外,”
“又有几人被世人所熟知?”
赵安的话就像一把利刃,直刺墨家的痛处。
六玄子没有辩驳。
因为赵安说的是实情。
“自从祖师去世后,墨家便分为了三派。”
“再难有如同儒家、道家那样集大成而推陈出新的思想领袖。”
“再加上墨家重视舍生取义,”
“导致众多墨者因各种缘由牺牲。”
六玄子停顿片刻后吐露心声。
儒家在孔子之后,还有孟子、荀子的出现,即便荀子思想接近法家,但他确实是儒家的代表性人物。
道家继老子之后,也有庄子、列子等人涌现。
即使是‘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中的杨朱,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兵家的例子就更多了。
反观墨家,除了墨子以外,几乎找不出其他代表人物。
“在我看来,墨家沦落至此,最关键的是没能将思想文字化。”
“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等,都擅长用文章记载自己的思想。”
“墨家呢?”
“恕我直言,除了《墨子》这部著作,我未听说其他作品。”
“甚至连一部记载技艺的著作都未见过。”
赵安再次点出了墨家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信息闭塞的当下,
著书立说是思想传承的唯一途径。
“不瞒客卿,”
“如今秦墨内部都反感著书。”
“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了技艺,学习了武艺,”
“坚守墨家传统,就能让墨家延续下去。”六玄子摇头道。
他确实没注意到赵安指出的这一点。
因为在六玄子看来,墨家本就不靠著作扬名,因此无需著书。连他这个巨子都这样想,其他弟子可想而知也是同样想法。
“这种观念实在可笑。”
“难怪墨家如今的名声不如儒家、法家这些学派。”
“如果你们继续维持现状,”
“不久之后,”
“墨家可能会彻底消失。”
赵安并非危言耸听,历史证明墨家确实后来消逝在历史洪流中。
鲁轮也面色凝重。
他们鲁班一门与墨家的处境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