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认识林希的同学。
他们觉得眼前的女孩似乎和以前不一样。
那个淹没在人群中没什么存在感、总是低着头不善言语的人忽然挺拔了不少,整个人洋溢着健康的气息和难以忽视的力量感。
接下来,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人还会带来新的改观。
林希很快适应了理科班,成了一个状态非常像学霸的人——
上课十分认真,下课不是埋头学习就是一头扎进教室办公室问问题。
生物组办公室和化学组办公室的老师都认识她。
林希知道即使有高考答案能顺利去往优秀的医科大学,但没有生物化学的基础支撑后续学习也会很困难。
医学本就是诸多专业里最难之一。
还有一节课是林希非常投入的——
体育。
暑假期间林希坚持锻炼这具身体,把力量和耐力拉起来后练习前世的散打。
后续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需要坚持锻炼,但开学后早出晚归实在是缺觉,要保证白天学习精力充足就没法好好锻炼,只能抓住体育课的时间。
高中的体育课除了体测一般用来休闲放松,老师带大家做完基础热身后便解散,男生打球,女生逛小店唠嗑。
偌大的运动场上只剩林希。
她有时在俯卧撑,有时在耐力跑,有时在耍单双杠。
虽然实力强,但林希还是成了学校里一朵亮眼的奇葩。
林希不在乎这些目光,她早已习惯别人用这种好奇和看戏的眼神注视她。
更奇葩的是,高二第一次月考后,林希在45人的班里排名第41。
非常严重的偏科:
生物和化学单门成绩能排前三,语文英语中等,数学和物理都是倒数。
这把教物理的班主任王华气坏了:
“枉我对你多加照顾,你就是这么对待班主任的学科的?”
“就算你不重视物理,也该重视数学!语数英三门主课分数占比才是最高的。”
“想学医,生物化学确实重要,但总分不高怕是大学都考不上!”
林希眼观鼻鼻观心,认真听着班主任的训斥。
心里想的却是:我没在物理课上刷生物题和化学题已经很不错了。
她只是把所有课余精力和自习时间投入了这两门对医学科研来说至关重要的基础课程。
以她现在的心态和学习能力,学好各科容易,但精通那两门却是远远不够的。
她只是经过一些事有足够的内驱力,但她依然是个普通的学生,不是那种天才。
天赋不够,精力来凑。
反正最重要的考试答案已经到手了。
林希从没想过自己因奇葩受到了异样的关注。
有一天她在课桌里发现了一盒巧克力还有一封情书。
情书内容:
你知道吗?每次和你擦肩而过,我的多巴胺都会超标。像na遇水的剧烈反应,像镁燃烧的刺眼光芒。可你一走,我就成了惰性气体。
因为你是我的反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