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吧。”
徐俊牵着延宇走向卧室的背影后,只剩下黑屏的平板孤零零地躺着。虽然因延宇的出现中断了通话,但徐俊并不觉得特别遗憾。
反正已经获取了足够的信息。
十三年前的夏天。
大学生熙敏与十六岁的徐俊以家教老师和学生的身份,每周见两次面相处的时光。
“喂,听说最近初三的伦理课实践考核出了这种题目?”
懒洋洋倚在椅背上的徐俊耸了耸肩。熙敏用握在手中的笔轻轻敲了一下他的额头。
“再难的题目也该自己解决。厚着脸皮把作业推给家教老师的毛病跟谁学的,臭小子。”
“不是说不管什么科目,有不懂的都可以问吗?”
“有什么不知道的?题目明明都是用韩语写的。”
“还不是因为你听不懂才这样?这时候不使唤家教老师,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用?”
“这小兔崽子。说话没大没小的?”
啧。熙敏虽然嘴上这么说,却还是低头查看徐俊的作业评估表。
“你阅读理解能力太差了吧?这都看不懂?”
“不是看不懂,是提交了答案又被要求重做。”
这个问题对熙敏而言也是烂熟于心的经典命题。
刹车失灵的火车在铁轨上疾驰。轨道分为两条支线,其中一条轨道上有五个人,另一条轨道上只有一个人。无论选择哪条轨道,都必定会有人被火车碾死。
此刻你能操控的只有轨道分岔器。是要牺牲五人拯救一人,还是牺牲一人拯救五人?
这就是被称为电车难题的哲学命题。
虽然出题者设定的情境略有不同,但核心论点始终如一。这个要求深刻伦理思考的问题在于:是否要为多数牺牲少数,或为少数牺牲多数。
"你写了什么答案?"
放下试卷的熙敏望向徐俊。这个比同龄人高出一头的少年,脸上稚气未脱的模样与修长身形形成反差,活脱脱一个徒长个子的孩子。
"当然是救五个人。人数更多啊。"
"就这样?"
徐俊板着脸点了点头。熙敏咽下叹息抱起双臂。就算是自己当老师,看到这种答卷可能也会再给一次机会。
"就算同样回答要救五个人,至少也该认真写点理论依据吧。"
"那为了救一个人就要杀掉五个?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还要怎么认真写?"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学题。难道人命的价值能用数量或质量来衡量?"
徐俊理直气壮地反驳。
"五个人的体重加起来比一个人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