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师傅朝前面远去的同伙看了一眼,又加快语速补充说明:“我师父他有风湿,抓回去泡酒能祛湿,所以偶尔碰到的话,会拿一条,这种蛇田里很多,拿一条不碍事,也没人管。”
“哦……”裴居堂舒心多了。
“不过你以后还是多留意一点吧,被咬了也是很麻烦的。”
裴居堂点头,“谢谢提醒。”
说完,对方抱起地上那只红色头壳转身就走了,他将要走出裴居堂的视野范围时,裴居堂看到对方直接将他的草帽戴到了头上,然后彻底消失在了油桐林深处。
晚上,裴居堂跟父母从外面吃完客宴回来,家里的保姆琴姨将一个纸提袋交给他,说是傍晚的时候,何家班的师傅来过。
“什么东西。”老裴问。
裴居堂大概能猜到袋子里的东西是什么,于是直接回答:“帽子,今天太阳太大借给人用了。”
于是两口子就没多问了,等他们都进门以后,裴居堂才打开袋子。
里面装的确实是帽子,不过样式和他的帽子有些差别,除此之外,帽斗里还有一张字条和一张面值五十元的现金。
对于这五十块,字条上是这么解释的:
“不好意思,镇上没有你那样式的帽子卖,佳佳隆超市的售货员说你的帽子应该要贵一点,五十是补给你的差价,如果不够补的话,你可以到水街43号何家班找我要补,或者找人托个口信,我再给你捎过去。”
落款留名:何权青。
补差
那草帽是裴居堂随便从家里拿的,要论价格,估计也花不上五十块。
他觉得拿别人钱也不太好,最后直接让家里的司机给捎回去了。
这晚他早早就被赶去休息了,但屋外的动静还热闹着,因为他明天要离开镇子回县里上学了,他母亲杨桃正在给他打点行李。
裴居堂高三之前一直是走读生,但老裴觉得高三得抓紧了,而且住宿生活规律一点更能督促人的意志,于是就给他办了住宿,主要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一家人都搬到了白螺镇,这边事多,父母不能陪他走读。
次日一早,裴居堂喂完了家里的两只猫,跟爷爷奶奶两位老人道了别后就离开了家。
老裴和杨桃都没空送他,今天上面来人要进水电站,他们得全程跟着。
擦洗得发亮的黑色轿车驶出青石板铺的老街道,引得不少路人往他们这边看,车子在一个岔路口等待赶鸭的大娘过道时,突然来了个大爷敲了敲他们的车窗。
司机黄叔按下了车窗,问大爷有什么事儿,结果大爷将一个袋黄桃递进来说方言自己家种的,送给老裴尝尝鲜。
“我们家老广没在,他下站克了,我送小广克学校过,公你有什么事没?”
“没有没有,就是惦记空,刚刚见你们的车路过我就认得了……”
黄叔也用方言回对方,裴居堂基本都能听懂,就是不大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