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最新章节随便看!第267章资源
武长风又来到齐正松和江万山的匠作坊中,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武器的打制,特别是火铳的打制情况。在武长风又编立几哨新军后,舜乡堡新立两哨新军,劲勇堡一哨新军,还有董家庄的两队兵,如果火铳兵人手一只火铳的话,至少还需要三百五十门火铳。
这是最少的,到时来临的战事,还需要一些火铳库存,从现在到七月下,至少需要四百门火铳,最好有五百门火铳。
舜乡堡文册内原有匠户七十余户,除了逃户外,存有工匠正丁六十余人,铁匠,木匠,土石匠各占一部分,不过他们世代匠户,不独一技,大部分都是精通打铁制木等活计。这些舜乡堡工匠,除了一部分遣往寇家沟铁厂,大部分都是留在舜乡堡内,约有正丁四十余人。
不过这些匠户大多家有父兄子孙,连同他们家人在内,舜乡堡匠作坊内共有熟练半熟练的工匠一百五十余人,特别是武长风在舜乡堡匠作坊实行新的奖罚制度来,为了多拿工钱月粮,这些匠户全家除了跑不动的小孩外,基本上是全家一起来了。
这样合上劲勇堡来的工匠们,舜乡堡现共有工匠一百八十多人。
那些组装武器盔甲及分制定装纸筒弹药的老弱及妇女也有上百人。
这些匠户技艺大多父子相传,在招收学徒时规定也非常严格,那些熟练的匠户正丁们,大多有自己单独的炉箱砧座位置,平日除了一些关键的部位外,器械大多是让自家的子弟学徒们打制,他们则最后把关。
武长风进入舜乡堡匠作坊时,里面丁丁当当。工匠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每个铁工前都有砧座,锤子,钳子,炉箱等设备。木工设备则简单一些,也就是斧头,锯子,刨子,凿子等物。
在匠作坊的旁边,有火铳的组装房,在火铳的几个部位制作好后。就放在这里组装,在这里,摆着众多简易的铳床等物,由齐正松领着一些工匠亲自负责。在组装房的另一边,还有刀枪盔甲等武器的组装,由于技艺含量低,很多老弱及妇女己经可以胜任工作。成品后,由齐正松签收,集体送入库房内。
在组装房的旁边,又有一个大屋。在这里,清一色都是老弱男子及妇女,只有一些工匠在负责巡视及监督。
这些工人们在这里制作火绳,那些火绳都是麻绳或是捻紧的布条。放在某种溶液中浸泡晾干制成,作战时可以缓慢地燃烧。还有定装纸筒弹药,由一些人在仔细秤量火药,里面放了定量的火药及弹丸,然后一些人包装,每五十根一箱。
关乎到自己的奖励工钱。这些工人们都在埋头苦干,在武长风进来时,他们都顾不得看上一眼。
在武长风找到齐正松时,这个精明粗壮的中年匠头围着皮裙,正在组装火铳,咬牙切齿的将一颗螺钉旋入那铳管尾部的阴螺纹内。这螺钉旋进铳尾有闭气的作用,如果军士要清刷铳管内壁,也可以将螺钉旋出。
在武长风叫他时,他还满意地看着手上这门乌黑厚实的火铳,神情中就象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
见到武长风,他慌忙迎了上来。
其实今天武长风来找齐正松,除了看看齐正松能不能在七月战事来临之前打制五百门火铳,还有别的想法,比如让匠作坊打制一些手榴弹与地雷,还有火炮等。
依武长风了解的史料,地雷早在大明就广泛使用,一点也不稀奇。在嘉靖年间时,三边总督曾铣就在陕西制造了许多地雷,使边地的蒙古人吃了很多苦头。不过那地雷需要使用一种钢轮的发火装置,就不知道舜乡堡有没有这样的打制人才。
还有手榴弹,以大明的技术,制造引信应该不是问题,不过黑火药威力较小,手榴弹要做的很大才有足够威力,七、八斤重的手榴弹扔不到很远,炸不到敌人,炸到自己人的可能性很大,野战效果小,不过在守城中还是有一定作用。
至于火炮,想想还是算了,造炮要求技术比较高,而且需要的铁料铜料众多,连吉庆都挠头,自己现在还是多打火铳,将所有的资源用到自己最需要的地方去。舜乡堡城头上现在有铜炮三个,铜铁佛朗机五副,无敌手二个,虎尾炮二个,守城应该还是够用的。
听了武长风的话后,齐正松沉吟了半晌,道:“大人,只要铁料跟得上,再停了刀矛等器械的打制,每个月打制两百门火铳,铁甲四十副也无不可。”
现在的新式鸟铳比起以前鸟铳的打制容易多了,一个工匠差不多半个月就可以打制铳管一根。在四月份时,由于寇家沟铁厂又出产铁料近万斤,齐正松又带着众工匠们打制出了火铳一百门,铁甲三十多副。
现在快五月了,从五月到七月,两个月时间,如果专心打制火铳盔甲的话,对于齐正松来说,眼下舜乡堡工匠一百八十多人,还有一百多的普通工人,武长风要求的任务还是可以完成的。他只是担心原料问题。
以五斤熟铁练成一斤精铁计,一门火铳需要七斤精铁,一百门火铳需要熟铁四千斤,两百门就是八千斤。还有铁甲,一副铁甲需要精铁三十多斤,武长风要求每月打制铁甲四十副,一个月就需要熟铁六千多斤。
这样算起来,一个月打制火铳两百门,铁甲四十副,每月就需要熟铁一万四千多斤,七吨多铁。放在后世不算什么,但在大明,这是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怕是整个保安州卫,每年从上头拨下来的铁料也没有这么多。
寇家沟铁厂现在有这个出产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