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老大不小
经过这次洗礼,想必舜乡军上下精神面貌会改变很多,至少懂得了为什么要操练如此辛苦。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不过一时的激励不能持续很久,需要形成长远循环的制度。未来他们跟着武长风到处作战,还需要另一种的思想激励,让他们主动去战。
就算他们开始不懂也不要紧,如果每天有这种体系向他们反复灌输,他们自然会形成一种思想。
不过这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相关的思想控制人员从哪里来?不比打仗,思想控制,需要大量的高级知识人员,有那个耐心与细致。这种人员还不得是纯文人,得文武兼备。这种人才,舜乡堡一个小地方哪里有?得未来慢慢寻找,或是自己慢慢培养。
不过军士们的内心世界不容忽视。他们有什么情绪,都需要有专人安抚,了解。武长风只得暂时让军官们平日多留心一下士兵们的思想状况,多倾听他们的声音。至于军官们,则可以向武长风倾诉。眼下舜乡堡只是一个小地方,武长风还忙得过来。
同时武长风还准备增加军士们日常的娱乐活动。多请些戏班子前来唱戏,请说书先生前来说书。下午不操练时,可以让军士们多举办些蹴鞠,武艺比赛等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
同时武长风还准备加强对军官们的培养,现在武长风军中思想控制体系没有成熟,武长风最多只能训练近代军队。要贯彻严明的纪律和训练,对军官阶层的识字率和专业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等武长风将来的人才多了,他会定期对这些军官进行训导,选拨精英。
等军官们培养好了,才能接下来对士兵们的培养。
临到末时,武长风宣布全军年假十日,只留下一部分的守勤人员。
除此之外,还每个军士发给粮米二斗,肉两斤,引起了一片的欢呼。
……
腊月二十七日,舜乡堡内外喜气洋洋的,大家都是忙于过年。
由于有发下的粮米肉食,今年大家都可以过个好年,难得的鞭炮声也响起来了。
在一片喜气中,武长风还带着妻子郑秀娘,挨家挨户的慰问了堡内的鳏寡孤独,七十岁以上的长者,也是每人给于酒肉布帛,引来了一大片围观的人群与感激涕零声。
武长风身旁的郑秀娘虽个子小小,面貌也非出色,但寒冷的天气,她跟在武长风身旁抚恤孤苦,神态温和细致,却是赢得了一片的赞叹声。该日后,郑秀娘在舜乡堡军户中有了慈母的称爱。
腊月二十八日,相比去年,今年保安州各地只有小雪,看来明年的年景不容乐观。
武长风也看到了今日刚送到的邸报,从明日起,大明的文武百官开始放假五日。武长风看邸报,在腊月初,原先的宣大总督杨嗣昌已是换成了梁廷栋,以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依武长风对历史的了解,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这梁廷栋也是个笑话般的人物。崇祯九年七月时,清军入逼京师,梁廷栋与督师张凤翼畏怯不战,每日服用大黄药求死,最后以九月死于罪品之下,死后仍被定为大辟之罪。
还有原钦差镇朔将军,宣府总兵官卢抱忠也换成了李国梁,又例行了每年的出塞烧荒活动。
零零碎碎,上面有很多信息,武长风看得很仔细,他虽然对明末历史较为了解,不过观看邸报,却可以更好地实际了解大明各地动态。
很快到了大年三十,去年是张衡、熊冶、黄虎三个光棍汉来武家一起过年。
今年黄虎己是成家,张衡、熊冶仍是光棍,武长风便叫二人来家中过年,还有小舅子郑一科,也是一起在武家中过年。
在席中,众人济济一堂,倒也热闹。
今年武长风升职为千户,又任防守官,光宗耀祖的,这个年,就更有喜气了。
席中,母亲霍氏喜气洋洋的,连连向众人劝酒劝菜,她还关切地问起张衡的亲事,张衡这家伙,过个年己经二十五岁了,亲事仍是没有下落,不免引起武长风等人的关注。
张衡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沉稳,只是红着脸扭捏不回答。
其实,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女子,叫谢春娘,时不时主动来找张衡,拉近与他的关系,这家伙,不体会人家的一片心意,似个木头般的不开窍,急坏了一干有心人。
其实武长风也听过一些风声,张衡似乎是喜欢上州城某个女子,那女子形容娇艳,就是举止轻浮。
这家伙活了二十四岁,可能还是,没见过阵战,武长风自然有义务指导他。
武长风看着他道:“娶妻当娶贤,家有贤妻,夫无横祸。韩兄弟,不是我说你,谢春娘人是长得普通,不过她贤良淑德,这样的女子,才是良伴啊!”
郑一科嬉笑道:“就是,张兄弟不要嫌弃人家是一个寡妇,她有一个米店,身家丰厚着呢。她是看不上我,否则……”
霍氏怒瞪了他一眼,郑一科连忙不说话了。
张衡仍是不说话。
武长风叹道:“从明年起,我舜乡军内非有妻室者不得入伍,非有妻室者不得升职,你身为上官,应该做出一个表率出来。”
张衡拱手道:“大人放心,卑职明年定会娶妻立室,不让大人为难。”
武长风道:“那就好。”
他对熊冶道:“熊兄弟,你呢?”
这家伙过个年就二十二岁,也老大不小了。
熊冶睁着眼睛道:“大人,我张哥他都未娶妻,我一个做弟弟的。怎么好先成家立室?等哥哥成了亲,小的也立马成亲。”
武长风长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