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疯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第234章制度
武长风与林道符,迟大成,张横,熊冶等人坐在前面,还有许禄等几个旧军管队官也是一起坐在武长风等人身旁。
见武长风带郑秀娘前来,众人都是恭敬向郑秀娘行礼,口称太太,郑秀娘都是一丝不苟地还礼。事后,郑秀娘与一干军官太太们坐在一旁,又是成为众妇人的焦点与巴结对象。
不过对这种场面,郑秀娘已经有些经验,就是少说话,多微笑,倒也有一股雍容体态,让人不敢小视。
此时戏台上唱的是当地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颇有韵味,加之戏班在保安州当地颇有名气,激得台下一片片的叫好声。其中以老贺,熊冶,温方亮三人的叫声最为响亮。
那温方亮不愧为风流哥儿,他人长得英俊,家道也殷实,加之现在身为副千户,更是吸引周边女子的注意。他今日将妻子与五个小妾都尽数带了出来,个个颇有姿色,莺莺燕燕,很是引人注意。
温方亮在舜乡堡有良田几百亩,家内养着众多的家奴,他那队上的十几个家丁,尽数都是他身旁的家奴,这也是舜乡堡与各地军堡的普遍现象。各军官们大量占有田地,就是为了养活自己的家奴家丁。
其实对于武长风不设家丁,几个舜乡堡的管队官私下都不以为然,武长风虽然练了大量的好兵,只是上头一纸调令,就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危险。对于这种议论,武长风私下也多有听闻,他只是一笑置之。来自后世的他,有大把的手段解决这种问题。家丁们,决对不许可出现在他的军中。
温方亮现在升为副千户,已经有资格参于管理堡内诸事,对于他的安排,武长风还在考虑。
看完戏后,众人才心满意足地散去,从明日开始,舜乡军又要开始刻苦的操练,一直持续到过年前的几天。
……
到了这日,由于天气寒冷,林道符带着堡内军户开垦荒地的事情也进入尾声。
从十月下,一直到现在的腊月初。林道符抽调耕牛一百三十头,老弱男子与妇女近千口,沿着舜乡堡周边,董房河的两河,一共开垦出来了三千多亩的土地,让舜乡堡上下兴奋非常。
这个时代的乡间妇女多不缠足,平日她们在家时,都是与男人一样下田劳作,她们吃苦耐劳,加之又是为了自己开垦田地。每日劳作又能吃饱,所以各人干劲都是非常足,短短时间内,便开垦出了这三千亩田地,算是一个奇迹。
不单如此,各个荒地中,军户们还挖掘出了十几口的灌井,为来年的春耕,提供了很好的灌溉基础。
原来舜乡堡整所的在册屯田地有七千多亩,直属于舜乡堡的屯田地有三千多亩。不过这些屯田地大多水利失修,而且很大部分的良田都被军官们占有,舜乡堡几个管队官,几乎每人都占有了至少三百亩的良田。当地屯政非常复杂。对于原来的屯田地,武长风也不抱什么希望,打算新开垦田地后,让堡内的军户们重新开始。
在武长风计划中,以后堡内每个军户都要分下新的田地,每人至少分到四十亩到五十亩地。至于他们原来的屯田地,未来再加以安排。
等来年开了春,各户以抽签的形式分取田地,先分一百户人家。
其实现在武长风屯田收不到什么粮米,总是投出,看不到收获,看来对武长风似乎没什么益处,不过从长远来看,这却是安将士之心的最好办法。古人最重田地,家人分了土地,他们家内有参军的父兄子弟,才会拼命保护这个地方。
而且在古时,这粮食的重要总是排在第一位,商贾之道,都是末等。如果有一天,舜乡堡当地的粮食能自给自足时,武长风才不再忧虑,这块根据地才是劳劳掌控在自己手上的时候。
对于这些先期屯田的投入,武长风只能苦苦想办法,挺过这一关,以后便顺利了。
……
此次姜常溢原本也是一起来到舜乡堡内。
但后来又让武长风给调回劲勇堡去了。
主要是很多屯堡和附近的百姓,看病都找劲勇堡。
而这些时间杜月明根本忙不过来,或者说,男女有别,有的病她没法看。
武长风只能将姜常溢调回去,让杜月明来到舜乡堡。
杜明月在舜乡堡内,也开了一间草药铺,带了几个采药学徒。
在武长风的计划中,以后军中的消毒用品,绷带纱布,清理伤口的缝合手术器械,还有各样的驱虫药,行军散,止血药,跌打药酒药膏等都要研制。杜明月要什么花费,只管与自己说。
毕竟,这些东西虽然武长风还可以开宝箱,但宝箱会给什么,那就说不准了。
所以,还得搞一些留着应急备用才是。
武长风准备让牛六和吉庆管起舜乡堡匠作坊来,依劲勇堡的制度,提供基本的月粮,然后懒者罚,勤者奖,保证兵器盔甲的制造质量。关于这点,劲勇堡已经有成熟的匠作制度,李茂森在劲勇堡多日,这管理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
在新式的奖罚制度下,很快的,舜乡堡匠作坊风气便为之一新,舜乡堡匠作坊如劲勇堡一样的热火朝天起来。
吉庆对武长风保证,只要有足够的原料,他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合格的火铳兵器来。
铁料武长风倒是有办法,舜乡堡有一些库存铁料,等过了年后,还可以组织人手到辉耀堡去开矿。
不过对火药硝石的原料供给,武长风便是一展莫筹,除了向外购买,便没有别的方法,难免受制于人。在他的构想中,将来还要改进黑火药的制造,研究颗粒状黑火药,这更需要大量的硝石。
只是硝石在哪里,保安州及附近有相关的矿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