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龄比常绿厂短的有多少?”柳安又问道。
范谦也不等何美玲和东子眼神施压,直接拿起笔,把厂龄比常绿厂的划掉。
“剩下的都比我们短。”
“规模比常绿厂小的不要。”
范谦又划掉几个。
“靠近城市中心的不要。”
范谦再划掉几个。
最后只剩下三个。
柳安把地图拿过来,看了一眼三个厂的位置,又划掉了两个,只剩下一个。
这个厂叫:三羊厂。
“我如果没有猜错,闹事的人就是这个厂的。”柳安直接说出自己的结论。
“你怎么确定?”范谦不懂他这什么操作,根本就毫无根据嘛。
“不是确定,只是猜测。”
柳安于是就说出自己的理由。
“首先,他们能拉来那么多烂砖,而且每块烂砖都印有常绿厂的名字,一定具备生产成品砖的能力,说明他们跟你们是同行,都是开砖厂的。”
这样就把范围缩小到了滨海市所有砖厂里。
“第二,林伟奇是在常绿厂建成之后,才开始发达的,如果是他投资的厂,厂龄肯定没有常绿厂长。”
这也很合理。
“第三,以林伟奇的职位地位,他接触的工程一般规模都很大,小厂的生产能力,根本达不到他的需求,所以规模不可能比常绿厂小。”
众人暗自点头。
有道理!
“最后一点,他们是开拖拉机过来的,市内大部分的街道,都不允许拖拉机上路,所以不可能靠近市中心,一定和常绿厂一样,都是在郊区。”
“再看这个三个厂的位置,如果是从这两个厂过来,就必须要经过市中心,拖拉机根本走不了。”
“那就只可能是这个“三羊”厂。”
虽然说柳安的推测还有几处漏洞,比如说,林伟奇不一定是投资的新厂,他可以买一个老厂。
但是,三羊厂的嫌疑确实是最大的。
“我们再反过来推敲,去掉不能走拖拉机的厂,去掉生产力不足的厂,去掉非私厂。”
不计算厂龄。
最后剩下的几个厂,三羊厂依然在列。
路线上看,最后还是三羊厂。
“肯定是三羊的龟孙子!”东子确信不疑,虽然他拿不出任何的理由。
但就是相信柳安。
何美玲也暗中感慨:柳安这家伙不止能打,脑子也出奇的好使。
那为什么,他还是一个小混混?
不应该啊。
话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