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一名青年登台,他是“神经共情植入技术”创始人的孙子。家族三代致力于制造“完美共情者”,直到祖父临终前握住他的手说:“我们错了。共情不是复制感觉,是愿意为陌生人的痛苦停下脚步。”
他带来一件装置??“共停钟”,每当有人在网络上发表攻击性言论时,若对方曾公开分享过脆弱经历(如抑郁、失亲、病痛),此钟便会自动响起一声,提醒发言者:“你在回应的,是一个曾经受伤的灵魂。”
目前已有三百所学校安装此设备。
最后登场的,是一位婴儿。
确切地说,是一段视频投影:产房内,新生儿刚出生几分钟,护士正轻声哄慰。忽然,婴儿睁开眼,目光精准锁定摄像头,嘴唇微动。
经过声纹增强处理,那声音极轻,几乎不存在,却又无比清晰:
**“我在。”**
全场寂静。
随即掌声雷动。
这不是奇迹,而是象征??每一个新生命,都是对“被听见”这一信念的重新确认。
多年以后,当考古学家发掘出“言启纪元”的遗迹时,他们会发现最珍贵的文物并非“未竟之塔”的核心晶柱,也不是“初声钟”的残骸,而是一块普通的儿童涂鸦板,上面用蜡笔画着两个人,手牵着手,头挨着头,旁边写着一行拼音歪斜的字:
**womenzaitingnishuohua**
??我们在听你说话。
风还在吹,铃还在响。
山野之间,村落之内,学堂之中,总有孩子仰头问:
“姐姐,什么叫真言呀?”
老师不答,只是轻轻按下桌角按钮。
教室四壁缓缓降下透明屏幕,浮现出跨越百年的画面:
有老兵含泪写下“我错了”;
有囚徒颤抖着递交忏悔书;
有科学家烧毁研究成果;
有母亲抱着失语的孩子彻夜低语;
有将军跪在小女孩面前行礼;
有婴儿睁开眼说出第一句话……
最后,定格在一片蒲公英花海中,风吹种子飞扬,空中飘荡着三个字:
**我在听**
老师微笑:“你看,这就是答案。”
窗外,阳光正好。
一阵风过,檐角铜铃轻晃。
叮??
余音袅袅,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