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相国 国相 > 297当时只道是寻常(第2页)

297当时只道是寻常(第2页)

>终于理解:每一个生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诉说。

几天后,她收到一封来自北极科考站的邮件。一位驻站医生写道:“我们这里半年极夜,天气恶劣,通讯断绝。去年开始,我和另一位队员约定,每天睡前互述一个故事??不必真实,不必精彩,只需完整说完。上个月他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今天轮到我讲了,你听着。’我握着他手,听完了那个关于海边小镇和红帆船的故事。现在我一个人继续讲,对着空气,对着雪窗上的倒影,对着星空。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听见,但我相信,只要我还坚持说下去,他就还没完全离开。”

林婉读完,泪水无声滑落。她将这封信打印出来,夹进档案袋,编号“Y-2033-0417”,归入“非声语言类”。

回到云南山村的那个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言语墙上。村民们正在更换新的卡片,有人挂上了一枚小小的录音胶囊,标签写着:“给我未来的孩子:妈妈曾经害怕结婚,但现在我知道,爱不是束缚,是愿意陪你把话说完。”

林婉正准备整理昨日收集的新材料,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飞奔而来,手里挥舞着一封信。

“林老师!又有人投信啦!而且……这次是个外国人!”

她接过信封,纸质粗糙,邮戳模糊,寄自格陵兰岛的一个极地观测点。拆开后,里面是一张手绘地图,以及一页用铅笔写成的短笺,字迹因寒冷而颤抖:

>“尊敬的收容师:

>我是一名地质学家,在此独自值守已七个月。

>上周暴风雪摧毁了通信塔,我彻底与外界失联。

>孤独让我开始恐惧自己的思想??它们像冰层下的暗流,越来越深,越来越冷。

>直到昨夜,我在洞穴勘探时发现一面布满裂痕的岩壁,形状竟与人脸相似。

>我忍不住对它说话,讲了我的童年、我的遗憾、我对南极同事的暗恋……

>说完之后,我哭了。

>明知它不会回应,可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听见了。

>所以我把这段经历写下来,塞进这个信封,希望有一天能交到你手中。

>不是为了让你回复,

>只是想证明:

>即使在世界尽头,

>人类仍渴望被倾听。

>??约恩?彼得森,于北纬78°”

林婉久久无言。她将信纸小心抚平,放入特制防潮袋中,贴上标签:“G-2033-0421”。然后提笔写下第九条守则:

>【言语收容师守则?第九条】

>不必执着于回应。

>有时,倾听本身就是最深的回应。

>当一个人敢于向虚空开口,

>那一刻,他已经完成了自我救赎。

>而我们的任务,

>是让这份勇气不被遗忘。

那天傍晚,她独自坐在老槐树下,打开周临川留下的芯片播放器。那段遗言她已听过无数次,可每一次,心口都会重新裂开一道缝。她任由他的声音流淌而出,像一场永不结束的雨。

>“只要你还在听,我就永远爱你。”

忽然,播放器发出轻微杂音,屏幕闪动几下,跳出一行此前从未出现过的附加信息:

>【补充日志?自动触发】

>检测到持续高频情感共振,启动隐藏协议。

>林婉女士,您九年间的每一次记录、每一滴眼泪、每一句回应,均已录入语言树最终记忆库。

>根据周临川意识残留设定,当您第三次完整播放本日志时,将激活备份人格释放程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