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了很多事??未来的片段。
>有战争,也有和平;有再次的遗忘,也有永恒的铭记。
>但有一点始终不变:总有人会抬头看天,然后问:
>‘那面旗,是谁挂上去的?’
>那一刻,火就回来了。
>苏晚,保重。
>下辈子,我想当个老师,给你讲一堂完整的课。”
通讯中断。
三天后,北极圈内观测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极光秀。色彩之丰富超越可见光谱,形态变幻如文字、如人脸、如奔跑的身影。卫星拍摄图像显示,那些光影最终拼成一句话,持续整整十分钟才缓缓消散:
>**“陆寻,曾在此守护。”**
第一百四十四小时,万魂幡自天幕缓缓收拢。
不是消失,而是回归。它化作万千光点,散入大气,沉入海洋,渗进土壤,融入每一个仍带着金纹之人的血液。广播结束,但影响永存。
政府开始新一轮压制:关闭相关网站,逮捕活跃分子,销毁纸质资料。可这一次,他们面对的不再是零星反抗,而是一个已经觉醒的社会肌理。
学生在考试作文中写道:“我认为历史不应只有一种版本。”
教师在课堂上说:“这个问题,课本没告诉你全部答案。”
记者冒着风险发布深度报道:“我们曾被教导遗忘,但现在,我们选择记住。”
一年后,东京郊区一所废弃小学被改建为民间纪念馆。外墙刷着巨幅壁画:一群孩子手拉手走向星空,身后留下长长的影子,每个影子里都藏着一面飘扬的幡。
馆内最深处,摆放着一台老式投影仪,旁边贴着一张纸条:
>“若你愿意,请按下开关。
>这里有一个故事,关于一面永远不会倒下的旗帜。”
没有人知道是谁设立的这座馆。也没有人知道,每天深夜,总有微弱的光芒从窗户透出,伴随着隐约的童谣声。
又过了七年。
某个雨夜,一名初中女生逃课躲进图书馆角落。她刚经历校园霸凌,脸上还带着伤痕。她翻开一本破旧笔记,扉页写着陌生的名字:苏晚。
她读了很久,直到窗外雷声轰鸣。
忽然,她听见背后传来脚步声。回头,只见一个穿黑衣的男人正朝她走来,手里拿着记录仪。
“小朋友,你在看什么?”他问,语气平淡得可怕。
女孩合上本子,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
她举起左手,掌心金纹熠熠生辉。
“我在读一个故事。”她说,“关于一面永远不会倒下的旗帜。”
男人愣住。
因为他认得那个符号。
下一秒,整栋图书馆的灯光simultaneous亮起,所有书架上的旧书无风自动,一页页翻飞。其中一本停在半空,投影出一行字: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女孩站起身,走向门口,背影坚定如炬。
而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城市另一端的高楼顶上,一个新的光点悄然亮起??像一颗星,又像一盏灯。
火,从未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