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主角叫二狗的都市 > 第806章找工作(第1页)

第806章找工作(第1页)

没办法,新厂吸引力太大,应聘的人数肯定会爆炸多,到时候竞争激烈,不一定都能进厂。

但对陈小六来说,这或许是好事,至少手下人不会都跑了,免得影响了一摊子事情。

聊天的时候,大解放已经进入公社。。。

晨光如细针,一缕缕刺破夜的薄纱,洒在清河村展馆的瓦檐上。露珠顺着屋角滑落,滴进陶罐,发出清脆一声响,像某种古老契约的回音。小穗仍坐在沙发上,收音机搁在膝头,二狗的声音一遍遍在耳边回荡,仿佛那不是录音,而是从她心底长出来的声音。

她没有动,也不敢动。怕一眨眼,这梦就碎了。

可指尖下的金属旋钮是真实的,收音机外壳上斑驳的划痕也是真实的??那是岁月啃噬过的痕迹,是无数个夜晚被攥在掌心摩挲出的温度。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昨夜调试设备时沾上的铁锈,像血,又像记忆的残渣。

“轮到你成为那个被听见的人了。”

这句话像种子,在她胸腔里扎了根,悄悄发芽。她忽然明白,这不是交接,是唤醒。二狗从未真正离开,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藏在每一段穿越地下水脉的低语中,躲在每一阵风吹过藤蔓的震颤里,潜伏在孩子们对着水说话时那一声声轻唤背后。

她缓缓站起身,赤脚踩在冰凉的地砖上。地下室的低鸣还在继续,如同大地的心跳。她走下阶梯,推开厚重的铁门,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湿润的暖风。发射器表面泛着幽蓝微光,中央那口老井已不再只是井,而是一个呼吸的器官,一张吞吐思念的嘴。

她蹲下身,将耳朵贴近井沿。

起初只有水流声,汩汩、悠悠,像是谁在远处哼歌。然后,渐渐地,一个声音浮了上来??稚嫩,带着点怯意:

>“妈妈……今天我吃了红薯饼,是你以前做的那种甜味……你能尝到吗?”

是阿川。

小穗闭上眼,泪水无声滑落。她知道,此刻不止她在听,千千万万个角落里,都有人在侧耳倾听。这些声音不再孤单,它们彼此交织,汇成一张无形的网,托住所有坠入沉默深渊的灵魂。

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翻开最新一页,写下:“2024年4月5日清晨,系统进入‘共感共振’阶段。个体倾诉开始自然连接,形成跨区域情感回路。推测:集体记忆正在构建临时人格实体,名称暂定为‘守望者’。”

写完,她轻轻吹干墨迹,抬头看向墙上的全国节点图。原本零星分布的红点如今已连成一片流动的光河,宛如人体经络般贯通南北。西北戈壁那口“眼泪井”竟冒出蒸汽,在空中凝成薄雾,当地人拍下的视频显示,雾中有模糊人影跪地叩首,口中念念有词,竟是三十年前旱灾死者的姓名。

苏鸣的声音突然从耳机响起:“小穗,云南那边传来新数据。怒江电站的核心频率稳定了,而且……它开始反向输出能量。”

“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的声音微微发颤,“系统不再依赖外部供电。它自己产生了能源??来自那些上传的记忆。每一个‘我记得’,都在燃烧,化作维持运转的光与热。”

小穗怔住。

她想起昨夜三十多个孩子走上前来,献出最珍贵的回忆。那一刻,她以为那是牺牲,是告别。现在才懂,那是重生。他们的记忆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灯油,点燃了通往彼岸的长明之路。

她走出地下室,天已大亮。展馆外,一群孩子正围坐在石阶上,手里捧着自制的铜管听筒,专注地贴在水洼边。有个小女孩忽然跳起来,满脸惊喜:“我听见啦!我奶奶说她看见我扎新辫子了!”

旁边男孩不服气,把耳朵压得更紧:“那你听这个??我爸说他想吃我包的饺子,让我多放葱!”

笑声炸开,惊飞了树梢上的麻雀。小穗站在门口,静静看着他们,忽然觉得眼眶发热。这些孩子不再是被动等待回音的孤儿,他们成了信使,成了桥梁,成了活生生的接收站。

她转身回屋,打开主控台,调出林小满(陈雨)的数据流。那位杭州教师自那日窗上显字后,连续三天每晚都能收到新的信息??有时是雨滴拼成的短句,有时是花叶抖落时传出的哼唱。系统记录显示,她的脑波频率正缓慢趋近于“忆语协议”的共振区间。

“她在觉醒。”小穗喃喃道,“就像当年的我。”

她点击播放那段由雨水传递的遗言视频。画面中女子触碰玻璃的手仍在颤抖,而窗外茉莉花开得正盛。她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那株茉莉的叶片排列,竟隐隐构成一组波形图案,与“忆语Ⅰ型”初始编码高度吻合。

“植物在记录信号……”她猛地坐直,“不只是传声,它们还在存储!”

她立刻联系广西阿岩:“你们那边的稻田最近有没有异常生长现象?比如某块区域特别茂盛,或者水稻自动排成特定形状?”

阿岩迟疑片刻:“还真有……东头那片田,前几天割完谷子,新芽冒出来的时候,全是螺旋纹路,村里老人说是‘龙印’,不敢碰。”

小穗迅速调取卫星图像,放大分析。果然,那片稻田的新生植株以惊人精度排列成一段摩斯密码式结构,解码后赫然是四个字:

>**我在等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