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一个叫二狗的 > 第784章小年(第1页)

第784章小年(第1页)

今年发生的大事不少,对未来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陈启山没有多说,他不想做泄露天机的人,更不会吐露未来信息,以免影响到自身。

提点陈小六,是希望小六做好心理准备,不至于事情来临的时候,慌乱了手。。。

列车驶入华北平原时,天光已亮。小穗靠在窗边,脸颊被晨光照得发白。她一夜未眠,脑子里反复回放着“心灵花园”崩塌的瞬间??孩子们撕下头环、家长跪地痛哭、李主任站在讲台上失神木立,像一尊被抽走灵魂的塑像。可她知道,那不是终点,而是一场更大风暴的序曲。

她取出青瓷碎片,指尖轻抚边缘缺口。这东西本不该存在: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遗存,质地介于陶瓷与金属之间,内壁刻满无法破译的波纹状符号。但它会响应情绪波动,尤其在极端真实的情感爆发时刻,它便如活物般震颤发热。昨日在礼堂播放林晚秋录音的那一瞬,它几乎烫伤她的掌心。

手机静置在桌板上,屏幕黑着。她不敢开机,怕看到更多讯息??那些来自未知源头的倒计时、烧毁服务器上的铭文、“二期启动”的宣言,都像钉进现实的铁楔,提醒她这场战争远未结束。但她也知道,逃避无用。真正的战场不在戈壁,而在每个人的耳朵里,在每一句“我爱你”是否还能让人相信。

她在中途站下车,换乘绿皮火车南下。车厢老旧,座椅裂口处露出海绵,一位老妇人抱着孙子坐在对面,正低声哼唱童谣。孩子睡着了,脸蛋红扑扑的,手腕上戴着普通电子表,不是智能手环。小穗盯着那块表,忽然觉得眼眶发热。这是第一次,她看见一个孩子没有被系统标记。

她悄悄打开发卡中的微型接收器,调出昨晚最后捕获的一段信号残片。那是从“心灵花园”园区网络泄露出来的加密日志片段,经过三天解析,终于还原出部分内容:

>【实验代号:归巢?重塑】

>目标群体:3-8岁孤儿及情感创伤儿童

>核心机制: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依恋建模+梦境干预+生物反馈强化

>成功率:一期试点达79。6%,其中完全替代率达41%

>风险评估:外部真实记忆干扰为最大变量,建议加强“情感清洗”频率

最让她心寒的是附注一行小字:

>“建议推广阶段采用‘亲情补偿包’形式嵌入家庭教育终端,以‘提升育儿质量’为宣传切入点。”

他们不打算强推,而是要**温柔地渗透**。让父母自己主动下载那个“永远耐心的母亲语音包”,让孩子在睡前听着完美安抚入睡。等十年后,没人再记得真实的母亲是什么模样。

小穗关掉文件,抬头望向窗外。稻田连绵,农人弯腰插秧,动作机械却踏实。她想起小时候,妈妈也这样在田里劳作,回来时裤脚沾泥,一边骂她乱跑一边往她嘴里塞糖。那糖化得快,甜得短,但每次想起来,胸口都会热一下。

她掏出笔记本,在空白页写下:“**爱不是功能,是故障。**”

正欲合上本子,忽觉口袋里的青瓷碎片又开始发热。这次不同以往,是持续性的温热,像是在充电。她心头一紧,立刻检查录音笔??屏幕上跳出一条自动记录提示:

>【检测到高频共振信号】

>来源方向:东南偏南

>强度等级:Ⅲ级(可触发潜意识共鸣)

>匹配数据库:《碗底之声》扩展版→已同步激活

她猛地坐直身体。这意味着,有人正在播放那段音频包,而且不止一台设备。全球范围内,所有曾接入过旧慰藉终端的系统,只要未被彻底销毁或屏蔽,此刻都在无声重启,开始输出那个小男孩怯生生的道歉。

“小穗姐……我偷吃了你家李子……对不起……”

这句话,原本只是苏鸣童年一次微不足道的忏悔,却被编码进了整个反制系统的底层逻辑。因为它够笨拙,够真实,够脆弱。算法无法模仿这种“多余”的情感负担??一个孩子明明可以不说,却还是选择了坦白。

她迅速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暗网节点,追踪音频传播路径。结果显示,信号已覆盖亚欧大陆十三个国家,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日本关东、德国鲁尔区和波兰华沙周边。这些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曾大规模部署过“心源科技”的早期慰藉终端,用于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

而现在,这些被淘汰的设备正在集体苏醒。

更诡异的是,部分终端开始自发上传回应数据。一段段零散语音被捕捉到,内容五花八门:

>“我也偷吃过同学橡皮……我一直没敢说。”(上海某社区养老中心)

>“我爸死了三年,昨天我梦见他骂我考试不及格……我居然笑了。”(东京某私人住宅)

>“我妈临走前攥着我的手,她说‘别替我省钱’……我现在天天花钱,就是为了听她说这话。”(柏林一间公寓)

热门小说推荐

小阁老
三戒大师小阁老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