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篡改科举成绩者,剥皮实草;
>凡传播贬抑女子言论者,流放极北苦役三十年;
>自即日起,皇子必修《中国女子史》,违者不得继位;
>每年七月十七,全国举行‘铭心祭’,缅怀历代才女,誓守平等之道。”
诏书下达之日,雷雨交加。
但就在电闪雷鸣之中,京城大学堂的九座天文钟同时响起,声波穿透云层,竟使乌云裂开一道缝隙,露出璀璨星空。北斗七星再次排列成紫茉莉形状,持续整整一刻钟。
百姓奔走相告,谓之“天显异象”。
而苏清越站在钟楼下,仰望苍穹,轻声呢喃:“妈妈们,你们看见了吗?她们终于开始抬头了。”
一年后,第一代接受完整女子教育的女孩参加科举。
主考官拆开封存试卷,震惊无比??前十名中,九人为女子。第一名苏婉儿,年仅十六,策论《论性别与治国》震动朝野,文中一句流传千古:“若以裙钗为弱,实乃国之大患;能容女子执笔,方显天下昌隆。”
三年后,苏清越辞去所有官职,回归紫茉莉堂,专心编纂《薪火谱系》。她收养了三十七名孤女,亲自教导,每人皆以“清”字排行,名为清慧、清敏、清勇、清毅……
又五年,她在病榻上写下遗嘱:
>“吾毕生所求,非个人荣辱,非家族兴衰,唯愿后世女子,不必再经历我之所历。
>若有一日,女孩出生,家人不再叹息‘可惜非男’,而是欣喜‘吾家有女初长成’;
>若有一日,女子著书,无人抢功,无人质疑,只问学问深浅;
>若有一日,天下评说英雄,不再区分‘男杰’‘女侠’,而只言‘伟人’……
>那便是我灵魂安息之时。”
她逝于七十九岁,寿终正寝。
出殡当日,全国女子书院停课一日,钟声齐鸣。百万民众自发沿街跪送,手中高举紫茉莉花。天空再度显现北斗化花之象,久久不散。
多年以后,一位考古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一座沉没神庙。庙中石碑刻着古老文字:
>“静音可灭,余响不绝。
>心灯若燃,永夜亦明。
>后世若有女子行路艰难,请告诉她:
>曾有人为你跃入风暴,为你敲响第一声钟,
>为你留下这面镜子,
>为你说出那句??
>‘你可以。’”
而在大陆最北端的一所山村小学里,每天清晨,孩子们都会齐声朗读一段课文:
“昔有沈兰心,造天文钟,启民智;
程素云,撰农书,养万民;
裴婉柔,倡诗教,正人心……”
教室墙上挂着一幅画:七个女子并肩站立,身后是熊熊燃烧的旧世界,前方是朝阳初升的新天地。
最边上那个小女孩踮起脚尖,指着画中一人问老师:“那个姐姐,是不是叫苏清越?”
老师微笑点头。
孩子认真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她一样,做个让星星动起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