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快入冬了,村里人稍微闲下来,有足够人手建房子。
没多久,李世民给萧然的赏赐也到了。
“今天这是什么情况?”李恪人麻了,东西实在太多。
“这是阿爷给小郎君的,小郎君提议编纂贞观大典的赏赐。”
虽然是给萧然的,但是李丽质比萧然还高兴。
张大郎,程处默,秦怀道几人也暂时放下烧玻璃的活,跟着帮忙搬东西。
张二丫和张锦禾几人又腾出来一个房间。
萧然家里也需要扩建一下。
随着人越来越多,得找人帮忙干活,不能让张二丫几人一直这样干。
这个问题是萧然疏忽了。
现在萧然也算是大户人家,府上找点长工不过分。
傍晚,虞世南,孔颖达,褚亮几人也回到小院里面,没有到吃饭的时间,习惯了和李渊孙思邈闲聊。
李泰兴冲冲地说起编纂《贞观大典》的事,以及李世民全力支持的批复。
原本还在闲谈的几位大儒,瞬间停下话语,眼神里满是惊讶与振奋,脸上的笑意渐渐蔓延开来。
虞世南捋了捋白的胡须,眼底闪烁着对典籍的敬畏与热忱,语气难掩激动:
“《贞观大典》?包罗万象,整理天下散佚典籍?这真是千古盛事!”
“隋末战乱,多少先贤智慧付之一炬,老夫每念及此,便痛心不已。”
“如今朝廷鼎力支持,四郎牵头,这正是抢救文脉、传承经典的绝佳时机!”
孔颖达作为经学大师,深知典籍散佚对学术传承的打击,他连连点头,语气坚定:
“善哉!善哉!经史子集乃华夏之根,农桑工艺系民生之本,若能将这些知识系统整理,不仅能让学子治学有依,更能让后世子孙知晓先贤智慧。”
“此事功在千秋,老夫愿尽毕生所学,助力大典编纂!”
几个大儒很支持,李泰把几人请到另一本,商量大典的事情。
就剩下李渊,萧皇后和孙思邈几人。
“这小子,不错不错!”李渊也是打心底为大唐高兴。
“以后青雀有的忙了。”萧皇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孙思邈看了看萧然的方向,佩服的还是萧然。
之前的孙思邈是想继续云游四海的,现在真的走不开了。
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里的事情很有意义。
萧然也是有趣的人。
孙思邈也不知道,自己会在这里待多久。
院子里面饭菜香味弥漫,差不多到了吃饭的时间了。
小公主带着几个小公主到处跑,喊其他人吃饭。
高阳小公主融入的很好,来了之后完全就不想回去了。
觉得这里比皇宫好玩。
饭后几个老人喜欢喝一杯茶,萧然和李丽质也坐在院子里面。
李丽质拉着萧然的手,“小郎君,多谢!”
萧然帮了大忙,不仅仅是大唐,还有李世民一家。
“五娘,说这个见外了!”()
目光扫过信纸,李世民那熟悉而郑重的字迹映入眼帘,每读一句,他的眼底便亮一分,眉宇间的急切渐渐化为难以抑制的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