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舟他们忙着做凌霄号的检查,米国这边,阿尔忒弥斯2号早在3天前就完成了地球轨道检查和系统验证,开启了奔月之旅。
此时,漆黑的银河里,猎户座飞船安静地滑行。
猎户座飞船指令舱内,四名飞行员。。。
倒计时:02:57:13。
凌霄号的手指在控制台边缘轻轻敲击,节奏稳定得像她的心跳。许青舟站在她身后半步远的地方,目光扫过主屏幕上的轨道模拟图??一条淡蓝色的轨迹正缓缓切入月球背面的阴影区,那是通信延迟测试的关键阶段。信号从地球发出,抵达宋瑶号需要约1。28秒,而飞船回传的数据再穿越真空返回地面,则又多出同等时间。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延迟,在精确到毫秒级的操作中,足以让一次姿态调整变成致命失误。
“你确定要用Alpha-Seven序列?”许青舟低声问,“这个指令集没有冗余校验,一旦中途断链,AI可能无法自主恢复。”
凌霄号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清澈却坚定:“我们已经模拟过十七次,宋瑶号的决策引擎能处理突发中断。而且……”她顿了顿,嘴角微扬,“我想看看它到底能走多远。”
许青舟没再说什么。他知道她说的“它”,不只是那艘飞行器,更是他们这群人十年来踩着质疑与封锁走出来的路。
倒计时:02:41:06。
指挥大厅内气氛逐渐紧绷。技术员们戴着耳机,手指不停在终端上滑动,实时监控着能源分配、姿态角速度和星敏感器精度。仲守正教授从后方缓步走来,白大褂下摆微微晃动,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热力学模型报告。
“电力系统负荷正常,聚变堆输出稳定在93。7%。”他说,“但你们要注意,月背进入阶段太阳照射角度会急剧变化,太阳能板效率预计下降41%,全靠蓄电池撑着。”
“明白。”凌霄号点头,“我已经预载了节能模式切换程序,会在进入阴影前3分钟启动。”
仲教授看着她略显疲惫的脸,语气软了几分:“等这次测试结束,你必须去休息室躺够六小时。这不是建议,是命令。”
“等我看到数据落地再说。”她笑了笑,转头继续盯着参数流。
许青舟悄悄记下了这句话的时间??他知道,每当她说“等这件事做完”,就意味着下一波风暴已经在酝酿。
倒计时:01:53:22。
突然,右侧副屏亮起红光。
【警告:龙萍号轨道微调,推进器点火持续8。3秒,方向指向月球南极区域】
“他们在动。”许青舟声音冷了下来。
凌霄号迅速调出空间态势感知图,果然发现米国飞船的轨迹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偏移??不是为了规避碎片,也不是常规姿态维持,而是朝着一个特定坐标缓慢逼近。
“那个位置……”她眯起眼,“是预定着陆区外围?”
“也许是巧合。”仲守正说,但语气并不轻松。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巧合。”许青舟盯着数据流中的加速度矢量,“他们知道我们要测通信延迟,这时候靠近,要么是想监听我们的上行指令,要么……就是在准备下一手。”
话音未落,通讯频道传来一阵短暂杂音。
“干扰?”技术员惊呼。
“不是电磁脉冲。”凌霄号快速分析频谱,“更像是宽频噪声压制,像是……他们在主动发射某种掩护信号。”
许青舟猛地抬头:“他们在藏东西。”
仲守正立刻下令:“启动‘影子协议’二级监听,全向捕捉龙萍号周边频段活动,尤其是S波段以下。”
三分钟后,结果出来了。
“发现了!”技术员声音发颤,“龙萍号在过去十分钟内,向月面目标区域发送了三次短脉冲雷达扫描,每次间隔正好是你们通信窗口关闭后的空档期!”
整个大厅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