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构建国际合作框架,确保技术发展路径受多方监督
“你觉得普罗米修斯计划能撑住压力吗?”王思冬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现在已经有六个国家表示愿意加入,但也意味着更多眼睛盯着我们。”
“正因如此才安全。”许青舟轻笑,“秘密最容易滋生猜忌,公开反而形成制衡。只要我们始终走在阳光下,哪怕有人想动手,也得掂量后果。”
话音刚落,手机震动。
是一条加密消息,来自未知号码:
「X。Q。Z。你的每一步都在监视之下。停止B7实验,否则后果自负。」
许青舟盯着屏幕片刻,删掉信息,抬头对王思冬说:“通知德国那边,加快模拟平台搭建进度。另外,请伊万诺夫帮忙联系北极圈内的无人观测站??我们需要一个远离城市电磁干扰的野外测试点。”
“你要实地验证?”王思冬皱眉,“可现在连原型机都没造出来!”
“正因为没造出来,才更要抢时间。”许青舟走到窗边,望向东方初升的朝阳,“他们越是威胁,越说明这条路走对了。真正的变革从来不是温和诞生的,它总伴随着恐惧与阻挠。”
当天中午,苏婉清再次来访。
她穿着淡灰色的职业套装,手里拎着保温盒,神情比往常严肃几分。“许青舟,我能问一句吗?你到底在做什么?”
“科研。”他接过饭盒,语气平淡。
“别敷衍我。”她直视他的眼睛,“上周国家安全局找我谈话了。问我是否了解你近期的行为模式,是否有极端倾向,是否接触过境外势力。我说不了解,但他们不信。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许青舟沉默片刻:“意味着我们的进展已经引起高层警觉。”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实话?哪怕一句!”她的声音微微发颤,“我不是来当间谍的,我是……我是关心你啊。”
他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心头一软,却又不得不硬起心肠:“婉清,有些真相一旦说出来,不仅你会陷入危险,整个项目的未来也会崩塌。请相信我,我现在做的事,是为了让更多人拥有未来。”
“可你现在连自己的安全都不顾了吗?”她几乎是在低吼,“昨晚监控显示你一个人在B7待了八个小时!你知道那里已经被列入重点监控区域了吗?军方派了暗哨!”
许青舟怔住。
原来他们早已布网。
但他嘴角反而扬起一抹笑意:“那就让他们看吧。只要我们不做违法之事,光明磊落,他们查到最后,只会看到一群科学家在为人类的明天拼命。”
苏婉清气得转身就走,临出门前丢下一句:“你以为爱情只是饭局和电影吗?真正的陪伴,是共同面对风暴。可你连让我站在你身边的机会都不给。”
门关上了。
许青舟站在原地,良久未动。
他知道她在生气,也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可他更清楚,此刻肩上的责任远超个人情感。一旦牵扯进来,她将成为敌人最先攻击的目标。
当晚,许青舟独自前往城郊一处废弃气象站??这是他多年前预留的秘密联络点。借助一台老旧短波电台,他拨通了一个极少使用的频道。
几秒后,信号接通。
“是我。”他说,“启动‘凤凰备份协议’。”
对面传来冷静女声:“确认身份:X。Q。Z。,权限等级Ω-7。是否执行全域数据镜像上传?”
“是。优先级:最高。目标节点包括冰岛数据中心、新西兰南岛终端、以及南极科考站备用链路。”
“警告:此次操作将触发国际通信监管系统的AI追踪模块,预计七十二小时内引发至少三次外交问询。”
“记录为‘学术合作数据交换’。”许青舟平静道,“顺便,帮我查一下最近三个月内,有哪些国家申请了高精度地磁扰动监测卫星的临时轨道使用权。”
“正在检索……结果显示:米国NOAA提交了三项紧急观测任务;俄国航天集团新增两颗低轨侦测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亦有备案。”
他冷笑:“全都盯上了吗?好啊,那就一起看吧。”
挂断通讯后,他仰望星空,北斗七星清晰可见。
那一刻,他忽然想起大学时代导师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科学家,不是那些躲在论文里的聪明人,而是敢于把未知变成已知,并为此承担一切代价的人。”
一周后,陈景昭带来的数据被成功解密。
那是一组刻录在老式磁带上的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竟与许青舟团队采集的最新数据高度吻合。更为惊人的是,其中一段波形编码中隐藏着一行手写注释:
“若后人见此信号,请记住:真空非空,时空有纹。点燃火种者,必先承受灼伤。”
这句话被打印出来,贴在了B7实验室的主控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