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修真版大明起点 > 第七十三章 怎么会有这么多求追读助力三江(第1页)

第七十三章 怎么会有这么多求追读助力三江(第1页)

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紫禁城积雪的琉璃瓦上。

广场上,官员们三三两两重新向文华殿聚集。

殿内主座,崇祯依旧保持盘膝而坐的姿态。

户部尚书毕自严到得最早。

先向主座恭谨行礼。

随后,便默默走到自己的座位前,眼观鼻,鼻观心,不再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这位掌管天下钱粮的计相,行事向来一板一眼,严谨到近乎刻板。

且反对宦官干预财政事务,与内廷关系疏远。

方才休憩时,他在宫中询问了好几位宦官,想寻个用饭的地方。

却因言语间颇多隔阂,最终只得找到光禄寺的管事,领了份宫中提供的例餐。

——明朝初期,皇帝勤政,要求官员天不亮上朝,之后还要回到各自衙门办公。

为解决官员的吃饭问题,朱元璋建立了赐食制度,由光禄寺负责。

到了明中后期,赐食制度早已糜烂不堪,成了官员们私下吐槽的焦点。

首先,作为宫内出了名的腐败温床,光禄寺经费层层克扣,底下人做出的饭菜质量自然惨不忍睹。

领到的肉品时有异味,饭菜中吃出虫子也非奇闻。

加上菜单常年不变,被朝臣们讥讽为“光禄茶汤”、“衙门味”。

因此,但凡有些条件的官员,宁可自己带饭或让家仆送饭,也绝不碰这口难吃的皇粮。

毕自严却是个例外。

他为人清廉,家境与高位完全不相称,没有家仆随行送饭。

今日只能就着光禄寺提供的、不知放了多久的面点,简单果腹而已。

接着进入文华殿前院的是孙承宗与卢象升。

他们未与英国公张维贤父子同行,而是默契分开。

又过了小半会儿,英国公张维贤才步履沉稳地走进院子。

恰在此时,旁边值房的门打开,以首辅韩爌为首的东林党一行人也鱼贯而出。

张维贤面色如常,与韩爌等人点头示意。

韩爌亦微微颔首回应,神情略显疲惫,其他人则大多目光游离,假装看不到勋贵。

张维贤也不以为意,径直迈步向文华殿内走去。

他的儿子张之极则熟门熟路地在殿外的旁听席坐下。

与此同时,侯恂与文震孟也已坐在旁听席中。

标、成基命等人走过回廊,即将步入文华殿前,钱龙锡不着痕迹地转头,与旁听席上的侯恂交换眼神。

侯恂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嘴唇微动,用口型无声地说出两个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