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地府,明晨宫内。
卞城王毕元宾脸上愁云密布,在他面前的是刚被罚了香火俸禄的瑞安城隍曹德禄。
“曹城隍,距中元节不过半月了,引渡使那安魂大醮,究竟筹备得如何了?你在阳间观其行止,约有几分把握?”
曹德禄赶忙躬身,苦笑道:“回王爷,引渡使确实在积极筹措,亦采纳了我的些许浅见。然而近日观其势运,恐怕不甚乐观呐。”
“哦?”卞城王眉头骤然锁紧,“前番不是还说尚且顺利吗?而且,本王观那引渡使,近日在忘川河畔甚是悠闲自在,只顾赚取酆都通宝,全然未将阳间大事挂在心上。本王还以为,此事已是十拿九稳,怎又突生波折了?”
曹德禄无奈道:“此前引渡使韬光养晦,按部就班,自是风平浪静。然而阳间因果纠缠,犹如织网,今日种因,他日必然结果。引渡使如今的运势变化,怕是种下了一些不妥之因,于是便有了如今运势转移之果,如果继续放任运势分流,恐怕安魂大醮会有巨大变数。”
卞城王闻言忙问:“你可有扭转阳间运势的法门?”
曹德禄摇了摇头,回道:“阳间世运磅礴,非我等阴司小神三言两语可轻易扭转。不过,王爷可以对引渡使稍作点拨,由他亲自结束因果纠缠,或许能。。。。。。”
话还没等说完,突然一股磅礴威压骤然从明晨宫穹顶降下,如同一座大山,压得卞城王和曹德禄呼吸骤停,周身鬼气几乎凝滞,就连一丝声音都无法发出。
无需任何通传,仅凭这凌驾于地府的至尊气息,便知是何人来了。
下一刻,酆都大帝那巍峨如山岳的身影,已无声无息地矗立在书房门外,玄黑帝袍仿佛能吞噬周遭的光线,让书房内瞬间暗了几分。
卞城王赶忙躬下身去,曹德禄更是当即跪在地上,齐声说:“恭迎大帝!”
酆都大帝目光淡淡地扫过二人,袖袍微拂,“起来吧。”
他的声音不高,却震得整个明晨宫微微发颤。
径直走入书房,大帝理所当然地坐在了主位之上。
而卞城王与曹德禄则垂首躬身,小心翼翼地侍立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两位爱卿,方才是在商议引渡使的安魂大醮之事吗?”酆都大帝悠悠开口,声音却是柔和了几分。
卞城王连忙上前一步,再次躬身,硬着头皮禀报道:“回禀大帝,臣确实在与曹城隍谈及此事。只因近来忘川河畔失魂煞滋扰频繁,臣忧心中元节鬼门洞开之时,若失了安魂大醮的正念涤荡,恐怕失魂煞会度过忘川河,袭扰枉死城,所以才询问了一下安魂大醮的进展情况。”
酆都大帝嘴角微勾,缓缓点头道:“卞城王心系地府安危,恪尽职守,还真是用心了!”
这话听着是夸奖,可那毫无波澜的语气与深邃如渊的眼神,却让卞城王鬼身一凛。
看着毕元宾那惊惧的样子,酆都大帝轻哼一声,淡淡说道:“失魂煞的一举一动,都在朕的掌握之中,尔等不必过于忧心。若中元节时,引渡使未能引正念入地府,以致失魂煞暴乱为祸,朕自会亲自出手平息。”
顿了顿,大帝的目光轻挑挑地落在了卞城王和曹德禄身上,沉声继续道:“至于引渡使在阳间行事如何,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尔等作为地府要员,切忌不可干涉阳间因果,否则,便也不配留在阴司要位了。”
卞城王只觉得头皮一麻,类似的话,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
曹德禄更是全身战栗,只得和卞城王一起躬身敬道:“臣,遵旨!”
。。。。。。
。。。。。。
时间一晃,又是一周过去了。
距离9月6号桃源古镇正式开业,还有最后十天。
上午九点,林薇召集了公司的管理层人员开了个会,安然也到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