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和堂妹换亲后怀孕了 > 第54章 请人做工(第2页)

第54章 请人做工(第2页)

但不去寻二伯娘,又说不过去。

毕竟在这赵家村,与他们家关系最好的就是二伯娘家。

越过二伯娘家,把这挣钱的事情给别人,就是二伯娘能思量明白他们的忧虑,她家中的两媳妇也有怨言。

许素英就唉声叹气,“先就这么着吧,以后等赵璟中了秀才,你就买两个人回来使唤。”

现在还是别买了,穷头百姓,他们还吃稀的呢,买两个人回来做工,别人可不会以为是来做工的,肯定觉得是专门伺候他们一家子的。

连丫鬟都用上了,这得是啥家庭啊?

那卖香料的铺子,挣的银子得海了去了吧?

到时候上门借银子的,背地里说闲话的,想想就头大。

再因此惹了眼,招了偷儿上门,那且气着吧。

因是头一天合作,陈婉清没准备太复杂的东西,只把晒干的黄芪干取了一筐子给许素英。

“还是老规矩,磨成粉,过筛就行,对不对?”

陈婉清点头,“最起码过三次筛。二伯娘家的筛子怕是孔大,不合适,娘,您拿了我的小筛过去。只是这东西精贵,你提醒些伯娘,别让家中的孙儿弄坏了。”

“这你不用操心,你二伯娘在这上边仔细着呢。”

许素英又念叨,“这就是找知根知底的老熟人的好处了,不然,就你这些黄芪,拿去的时候一箩筐,谁知道私下里人家能往自己兜里塞多少。这东西磨成粉又看不出份量来,到时候只能自己干吃亏。交给你二伯娘就不怕……”

时间紧,许素英不再多说,拿上东西就去了二伯娘家。

稍后回来,与收拾妥当的陈婉清一道往村口去。

大山叔已经等着了,娘俩再次坐上大山叔的牛车,一道去县城。

每次两文钱,说是不多,但是天长日久的,这也是一笔花销。

许素英昨晚还盘算了一遍家里的银子,家中存款不少,但她想买个两进宅子,或着更大些的,以后儿子娶媳妇,闺女回娘家,都有地方住。

县城的宅子不算多贵,但既要靠近县衙,又要靠近私塾,那且不好找。且因为地段好,找到了价钱也不便宜。

他们早先问过价,这样的宅子市场价在百十两左右。只要不是凶宅,或是破的没法住的,价格一般波动不大。

她手里这几年攒下来七十多两,原以为要凑够余下的三十两银子,怎么也得半年时间。可王老太太大办寿宴给了她机会,许是老太太这次寿宴过去,她的银子就凑够了。

许素英心中念叨,多好的老太太啊,以后年年都大办寿宴才好!儿孙那么出息,老太太又过了古稀了,属于过一天少一天的人,以后可不能那么低调了。

她该怎么找人往老太太那里透话,让老太太以后三天办个赏花宴,五天弄个相亲宴?

操作难度好像不小。

但是不要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许素英又盘算,陈松快忙完了,以后还是让他赶牛车载他们去县城吧。家里老牛光吃草不干活,她瞧着这段时间长胖了不少。

许素英想七想八的时候,有人与她打听,“不是昨天就去县城了,怎么今天还去?就是给闺女置办嫁妆,也不用一天三趟跑。”

“这不是还开着个铺子么?生意做起来,好不好的,总要占着个人。这一直在家里,银子又不会找上门,还是得去开了门这心才不慌。”

“说的也是,你家两个读书人呢。以后婉清成了亲,家里就有三个读书人。不能想,想一想这花销,我就心慌气短,想要闭过气去。”

……

牛车到了县城,照旧兵分两路。

许素英去了英姑的成衣铺子,陈婉清去了沁香坊。

还没到铺子门口,只是走到了巷子口,就见沁香坊门前乌泱泱的围了好些人。

陈婉清骇了一跳,初时以为出了什么用香事故,快步走到跟前才知道,那些人根本不是冲沁香坊来的,全是往旁边的卖伞铺子去的。

人头攒动,你挤我推,看上去热闹非凡。

朱婶子穿红戴绿,涂脂抹粉,脑袋上还特意带着一朵粉色的绢花。

也不知道她怎么搭配的,总归这打扮走到哪里都显眼,看多了还眼睛疼。

朱婶子矮墩墩的身影,在人群中来了又去。她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大声喊,“都不用急,油纸伞多的是。咱们今天大酬宾,加两文钱再送一把油纸伞。花和平时差不多的钱,能得两把伞,你们占大便宜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