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铭问道:“那以往你是怎么过的?”
秋喜想了一想:“以往……以往奴婢还没有进府做奴婢的时候,秋收农忙的时候,奴婢要随母亲一起下田,后来稻田被收走了,奴婢一家没了生计往来,母亲眼又半瞎了,奴婢就把自个儿卖到大户人家的府上做丫鬟。若是闲了回家看看,母亲会煮一碗长寿面给奴婢吃。”
裴铭愕然:“就只有一碗面吗?”
秋喜笑道:“那时候,母亲,弟弟都陪在奴婢身边,一家人能吃个团圆饭,无病无灾的,不是很好吗。”
虽然她的生辰,母亲也总是把唯一的鸡蛋,放到弟弟的碗里……
但她并不打算说出来。
说出来作什么,卖惨吗?
裴铭又问道:“你没有什么朋友吗?”
秋喜道:“奴婢没进府前,和邻居家的几个小姐妹玩得好,但一两年前她们都订亲嫁人了,也就基本没了往来。只是……奴婢家里穷,交好的人家,家里也都不宽裕,过生辰告知人家,岂不是在讨礼?这等麻烦的事,也就没必要做了。”
裴铭沉默片刻又问:“你给小翠买生辰礼物,有没有想过自己想收到什么?”
生辰礼物……
她从没收到过。
秋喜笑道:“奴婢是个做奴婢的,没有这么多讲究,世子若是无事,奴婢就先告退了。”
她在裴铭房里逗留的够久了。
虽然开着门,她心底还是有些不安。
她必须时刻注意保持和世子爷的距离。
不然……不然还能怎么办?
秋喜和小翠玩了一会,吃了午饭,睡了一会,下午又被裴铭召去。
这会算是有点正事,准许秋喜告假回家一趟。
秋喜惊喜不已。
她为了料理钱麽麽,自己出府的次数早就花光了。
但既然是裴铭额外赏的,自然没人敢说她的不是。
秋喜欢欢喜喜的准备了一下,就准备出府回家看看。
她还记得林氏说的她弟弟的事,她琢磨着这次出府帮弟弟好好留意一下,京都有什么稍微好一些的,民办的学堂。
大胤的学堂有官办和民办,民办的贵一些,但是塞钱就能进去。
官办的则要经过有名望的人推荐或者考试,这两样秋喜不确定自己的弟弟能不能办到。
刚出府不远,就看到书剑伫立在一座马车前,向她努了努嘴。
秋喜不确定的走上前去,唤了一声:“世子?”
裴铭掀开帘子,简短道:“上来。”
秋喜惊疑不定:世子要送她回家?
“我有点事要去南市那边办,正好和你顺路。”
秋喜不好在门口和裴铭拉扯太久,看到裴铭不容置疑的眼神,犹豫了一下,就上了马车。
马车宽大,她还是规规矩矩坐在侧边。
忽然一眼看到了上次她买给裴铭的软枕,就斜斜的靠在墙边。
她很快收回了目光,裴铭也当作没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