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后,皇帝下诏:废除一切以出身、门第、资历为依据的选拔制度,推行“全民算力认证”。凡通过基础数学与逻辑测试者,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皆可报名参加各级政务岗位竞聘。
首场考试当日,全国设考场两千七百处,参考人数逾百万。试题第一题写道:
>“昨夜降雨量测量值为3。2寸,但村长上报为5寸,理由是‘为了让上级多拨救灾款’。请问:这是正确的吗?如果是你,该如何处理?”
答卷如雪片飞来。
其中一份来自岭南山村,答题人是一位十三岁女童。她在末尾写道:
>“数字不说谎。但如果人人都为了好处而说谎,那我就更要诚实。因为我妈妈说过:清清楚楚地活,比舒舒服服地骗,更像个人。”
此卷被呈送御前,皇帝阅毕,提笔批曰:
>“此乃治世之基。”
自此,帝国进入“共算时代”。
街道上,孩童游戏不再是“骑马打仗”,而是“模拟审计”;酒肆茶楼,人们谈论的不再是八卦轶事,而是最新一期《伪数解码录》揭露的新型造假手法;甚至连婚书契约,也都附带一份双方财产透明声明,由第三方核算站公证。
而在西域,那句“一起数星星的人”已成为丝路商旅的暗语。每当夜宿驿站,若有陌生人低声说出这句话,便会有人默默递上一碗热汤,或是一张写着真实物价的小纸条。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学子翻开史书,读到“天可汗回忆录”这一章时,常常疑惑:
为什么那个时代的百姓不怕官?
为什么贪污几乎绝迹?
为什么一场百年大洪水竟未死一人?
答案其实很简单。
因为在那段岁月里,每一个普通人,都学会了做一件事??
**认真地,算一笔账。**
就像祖先仰望星空数星星那样虔诚。
就像母亲清点米缸剩粮那样细致。
就像孩子记住自己长大了多少厘米那样真实。
而这,便是沈知微留给这个世界,最沉默也最强大的革命。
暮色再次降临终南山。
桃树依旧年年开花。
石板上的字迹已被风雨磨淡,却有人日日补写。
风吹过林梢,算珠轻响,仿佛大地在呼吸。
而在某间学堂里,稚嫩童声正齐声诵读新编《算经》第一章:
>“天地有数,万物可衡。
>心若诚实,数字为证。
>不畏权,不欺弱,
>持算者,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