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为了娶女神而奋斗 > 京州篇朝上非议(第1页)

京州篇朝上非议(第1页)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文武百官肃立。

御史大夫万昌平手持笏板,声如洪钟:

“陛下,西凉旧部连连叛乱,致使民不聊生,已经波及到肃州一带,臣请先定法度再安民生,暂废止怀柔政策。”

户部尚书陈章出列奏请:“陛下,赵大人多年为官,兢兢业业,却惨遭西凉毒手,臣请陛下为其主持公道,严惩凶手!”

御史中丞赵明紧随其后,厉声道:“陛下!霍长今不虑民生,一再纵容西凉人为非作歹,致使西州动荡,臣请陛下严惩!”

鸿胪寺卿慕飞枝:“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弹劾之声如潮水般涌来,霍长今立于殿中,神色冷峻,不发一言。

皇帝高坐龙椅,目光深沉,似在等待她的辩解。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礼部的,他们与西凉的交往最多,而现在有人特意鼓动赵垣之死去让他们更加仇视西凉,再归咎于霍长今,这一招顺水推舟倒也算精明。

就在霍长今准备开口时,萧祈忽然出列,朗声道:

“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并非追责,而是彻查西州叛乱根源!”

满朝文武皆是一愣。

霍长今也情不自禁的用余光看向她。

她今日站在这里就已经做好了任何准备,她可以断定皇帝不敢杀她,但这些人的压力下,皇帝不给态度是不可能的,于她而言,罚俸,罢官,软禁甚至下狱,都无关紧要,只要不死,她的计划就不算完。

可她没想到,萧祈就这样力排众议,为她辩护。

当初,提出这个政策支持她的人不多,萧祈算是主力,而现在那些人为了明哲保身也都弃她而去,唯独她,单薄的身影却那么强大。

萧祈不疾不徐,继续道:“西凉残部作乱,赵侍郎突然遇刺,背后必有隐情。此间真相未明,贸然惩处官员,只怕被有心人利用,挑起君臣不睦,请父皇明察!”

她没有公然维护霍长今,替她辩解,而是直接将矛头转向“彻查真相”。

她没有提赵垣会莫名其妙被西凉人杀了的蹊跷。毕竟他一个文官,与他们无冤无仇的,就算西凉人要报仇也该先弄死霍长今。

她要保护民生,也要保护霍长今,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重心。

有人刻意引导他们弹劾霍长今,那她就去引导他们正视事实真相。

赵明又言:“殿下有所不知,臣听闻霍将军在西凉国破之后单独面见了西凉王姬,最后还亲自为她立碑筑墓。”他语气嗔怪,余光瞥向霍长今,“不知霍将军此举是为何啊?”

萧祈刚压下去的议论再次被引爆。

“和西凉王姬单独见面,岂非做了什么交易?”

“这难道不是包藏祸心吗?”

萧祈再次反驳,声音铿锵有力:“赵中丞此言何意?霍将军南征北战,为我朝开疆拓土,与西凉督帅会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怎到了诸位口中就成了包藏祸心?!”

万昌平又接了上来:“和安公主与霍长今私交甚笃,可莫要颠倒黑白!”

萧祈丝毫没有落势,反而嗤笑一声:“万大人既为西州鸣不平,不去查明真相,倒把心思放到本宫的私交上来了!”

“你!”万昌平气的胡子直翘,“殿下莫要污人清白!老臣只是实话实说。”

萧祈轻哼一声:“好一个污人清白,那诸位在这里无凭无据控诉我朝重臣,是自恃清高还是污蔑诽谤?!!”

内侍监高喝:“肃静!”

“霍长今。”皇帝终于开口,“为何朕从未听说过此事?”

霍长今手持笏板出列,跪地行礼,声音沉稳有力:“回陛下,玉门关城破之日,臣确实单独会见了西凉王姬阿勒御·风云默,但见面缘由,只是承接降书,并无其他,随后,她便自刎而亡,众将士皆有目共睹,至于为其筑碑是臣曾于她多次交手,心生了敬佩,请陛下恕罪。”

“陛下。”尚书令上官芹突然出列奏禀,“霍将军向来忠心为主,西征苦战,累下了不少伤,曾几次死里逃生,怎可能会有不臣之心呢?望陛下明察,莫让小人挑拨离间,乱我军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