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潇潇心中不解,明明都做到这种地步了,还在乎她与你为不为敌?难不成你还在乎她母亲给你的那些温宜吗?
玉潇潇看着窗外飞雪簌簌而落,惊得雀鸟四飞,寻避难之所,就像当初流浪的自己,轻声开口:“殿下,若霍长今明日还不肯交出调令,那她?”后面的话她没敢说完。
萧琰轻笑一声,悠悠回答:“名垂千古。”
烛火在厅堂内跳动,将二人的影子拉得颀长,投在满是积雪痕迹的窗纸上。
他们刚交谈完,门外就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王爷!”
“进来。”
刘康推门而入,身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他躬身行礼,语气恭敬:“王爷,您交代的事情,都已安排妥当。”
萧琰转身看他,眼神又带上了平日的温柔,语气也温和下来:“说说,具体怎么安排的?”
“回王爷,我们已派人将京州通往各州郡的主要官道、驿站全都封锁了。”刘康低着头一一禀报,“凡是从京州发出的信件、驿马,都要经过严格检查,涉及朝堂动向、军防调动的消息,一律扣下。各州郡派来的使者,也都以‘陛下染疾,暂不见外臣’为由,拦在了城外驿馆,不许他们进城。”
萧琰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做得好。”他顿了顿,又问道,“那些负责传递消息的暗线,都处理干净了吗?”
“请王爷放心,”刘康连忙回道,“各州郡安插的暗线,已经收到指令,密切监视当地官员和驻军的动向。一旦发现有异常,会立刻回报,同时设法拖延他们的行动。”
如此一来,就算禁军和皇城军真的打起来,各州郡得不到的京州的消息,等他们反应过来要派兵支援,也只能接到明德帝退位让贤的诏书,木已成舟,为时已晚。
萧琰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茶,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晃动的茶渍,眼神深沉:“本王还是希望不费一兵一卒。”
刘康抬头,眼中满是敬佩:“王爷高瞻远瞩,京州的局势早已经掌握在您的手中了。”
萧琰冷笑一声,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茶水溅出几滴,落在精致的桌案上:“掌控局势?这还不够。”
他看向刘康,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你再去一趟禁军大营,告诉冯宿,让他们做好准备。明日一旦有消息,立刻控制各城门,不许任何人随意进出。另外,密切监视萧祈的动向,她要是敢有什么异动,直接拿下。”
“是!属下遵命!”刘康躬身应道,转身就要退下。
“等等。”萧琰叫住他,眼神里多了几分迟疑,“不得伤了和安公主。”
“属下明白。”刘康再次行礼,然后轻轻退了出去,将厅堂的门缓缓关上。
玉潇潇缓步行至萧琰身边,听着他的严密布局,眼中却兴不起任何波澜,她没有看萧琰,只是安静的坐下小口啜饮早就凉透的茶,心中苦涩酸痛。
你都舍不得杀萧祈,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对姐姐的情感呢?萧琰啊萧琰,你究竟还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玉潇潇,你还真是可悲又可笑,一辈子都在被人掣肘,永远是跪着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