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说,他是出宫相迎,动用了全副仪仗,洒扫街道,黄土铺路,做足了礼数。
听闻宋家兄妹干得糟心事,辽帝也是深表歉意,说:他二人的确胆大妄为,便是被一刀斩了也在情理之中!
话锋一转,又商量着,你们既然没斩,一定是还有得条件谈,这样,由辽国出钱,拨五十万两白银,重修永宁宫,再补偿珍宝无数,就把宋家兄妹放了吧?
甚至辽帝愿意主动退让一步,宋新月留给你们处置,把宋施宇放了?
偏偏就是这样的态度,让杨宁错判了形式!
他竟狂妄的说什么,宋氏兄妹包藏祸心,定是辽帝指使,没什么好谈的,不日大乾的兵马就会攻破皇都,你辽帝不如立即制国书称臣,再献上皇后,他日或可免于一死!
辽帝险些被他气晕过去,亲手拔剑把他砍了。
国书里,他把杨宁说的话又复述了一遍,指名道姓的要她姜永宁一步一叩首,到辽国请罪,她会把她充入后宫,赐个七品良人封号。
姜永宁看完,太阳穴突突的跳。
假如辽帝说得是真的,姜永宁真觉得杨宁死得不冤。
一点都不冤。
姜永宁自己都想砍了他。
让你去探一探辽国的实力和动向,能不动刀兵就不要不动刀兵,可你这个老匹夫在干什么!
效仿开国太祖,派使臣四处挑衅,然后再借机发兵攻打吗?
姜永宁坐在椅子上,用手扶着额头。
“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于是群臣开始商讨起来。
有人建议立马再派使臣过去,解释清楚原委,分晓利害,免动刀兵。
立刻就被人怼了回去。
“如此岂不有损大乾的颜面?”
“辽帝此举未尝没有试探大乾的意思,如此示弱,只会叫辽国变本加厉!”
兵部侍郎站出来道:“陛下,长公主,现在最要紧的,非是如何回应,而且立即派林小侯爷去往边疆准备起来,以防被打个措手不及。”
“如若辽军真有异动,应立即杀了宋氏兄妹祭旗,以定军心。”
这条建议获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姜洺珏瞧了一眼姜永宁,姜永宁朝他点了点头。
姜洺珏这次道:“诸位爱卿有所不知,那林北辞……与宋施宇相交已久!与辽国牵扯多少,还在调查之中。”
显然,把这么一个人派去前线是相当危冒险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