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明末最强钉子户笔趣阁 > 第518章 归乡所见(第1页)

第518章 归乡所见(第1页)

第518章归乡所见

见到程迟等人带着行李走来,挑夫们立刻热情地上前招揽生意。

“军爷,选俺吧,只要三升粮票,我就帮您挑一百斤的担子。”

“军爷,选我吧,您的行李我一担子就能全部挑上。”

“军爷,军爷……”

现场的气氛异常热烈,挑夫们争先恐后地抢夺生意,竞争激烈。

他们都知道,大将军为了让出征的将士们回家团聚,特地放了十天假。

而这些归家的士兵们必定会带着各种礼物和行李。

因此许多挑夫早早地就在这里等候,希望能够接下几笔生意。

程迟和他的同伴们挑选了一位名叫良伯的挑夫。

他虽然年纪已过半百,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笑起来却显得格外亲切,尤其是当他张开那缺少门牙的嘴巴时。

良伯操着一口浓重的永平府口音,自我介绍后便开始为程迟一行人服务。

良伯注意到程迟和句五邑两人腰间悬挂着红色的牌子,这让他对他们更加尊敬。

在青牙军这样的红色腰牌,代表着他们拥有上等的技艺,身手非凡。

持有这种腰牌的军士在军中享有特殊待遇,平时可以与伍长平起平坐。

即使是面对甲长,也只需作揖而不必下跪。

考虑到他们刚刚从战场上归来,很可能已经建立了不小的功勋,未来甚至有可能晋升为伍长甚至甲长。

良伯热情地帮众人将行李装载到自己的两副担子上。

然后挑起担子,带领他们前往名为“收”字的驿站。

山海关北方外每隔十里就有一个驿站,分别是“收”、“丰”“祝”和“庆”字驿站。

它们一路往北方延伸。

由于程迟等人没有马匹,他们只能先到达这些驿站,在那里可以雇佣马车继续他们的旅程。

实际上,军营附近也有一个驿站。

但由于安全和环境因素的考虑,那个驿站不允许民间车辆运营,仅用于军事目的。

所以,这也促使了挑夫行业的繁荣发展。

可见民间经营者总能找到商机,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良伯是个爱说话的人,看到程迟一行人步伐整齐,腰杆笔直,身着盔甲,腰佩刀剑,流露出一股军人特有的英武气息,不禁感慨地说:“你们能成为军人,真是令人羡慕,我家的小子,整天梦想着也能参军。”

程迟道:“其实寻常百姓在关外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如果你去河南等地看看,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艰难。”

良伯笑着道:“确实,在关外,只要卖力干活,就能吃饱饭,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桃源了。

“只是,如果我家那小子真的能参军,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说完间,程迟等人已经当他们经过山海关西门。

这里已经变得非常热闹,但他们并没有停留观赏,良伯更是埋头赶路。

他们一路急行,直到抵达“收”字驿站。

到了目的地,伍内的兄弟们争相支付挑夫费用。

最终程迟给了良伯三张面额为一升的粮票。

良伯接过粮票,开心地笑了,感谢一番后便匆匆离去,显然是想趁早多做几单生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