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聿回到厉玺病房,挑眉问:“崽崽不是叫厉诗笺?”
早在厉玺腹中胎儿外貌性别特征确定后,应知聿与厉玺就共同商议了“厉诗笺”这个名字。
应家的“笔墨纸砚”把“纸”凑齐了,“诗笺”叫小女孩儿也好听。
然而,厉玺刚刚却对韩栖榆说大名还没取,只透露了小名“小情书”。
“‘小情书’这么直白,大姐夫回家只怕要跟大姐闹了,看看人家取的孩子小名!”
应知聿装模作样开玩笑说。
厉玺听后看了应知聿一眼,却只回了句:“你是崽崽。”
应知聿“嗯”了一声?
一时没反应过来。
厉玺解释:“大名现在不宜说出去,这也是对大姐夫的一种保护。”
厉颂谦对厉家孙辈的名字一定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但厉玺生产前他们也没有就名字拟定的事专门谈过。
连厉家大家长都还不知道孩子名字的时候,大姐夫就知道了,一旦这个名字提前泄露出去,那要怀疑是谁说的?
有时候“不知情”,在豪门就是一种对他人的保护。
而解释完名字的事,厉玺又说:“小情书不是崽崽。”
应知聿闻言看向厉玺。
厉玺望着年轻Alpha,一字一顿:“小情书是小情书,崽崽只有聿、聿、崽、崽。”
第57章
一款新型药剂研发上市,需要首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上辈子应知聿在国家生物科学研究院参与过的人工信息素研发,只适用于Alpha与Omega群体。
其药剂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在人工药剂干预手段促使AO完全标记时,信息素匹配度短时间极速提升。
从而希望在未来三十年内,能够达到提高AO性别人群分化率的正向效果。
而厉玺在LI实验室主持研发的人工信息素,相比于上辈子应知聿参与过的药剂研发思路,多了一项对Beta性别群体的适用作用。
虽然最初厉玺可能只是从商业利益角度考虑,适用人群越大越广,药剂市场越大,赚得自然更多。
可这一药剂的研发刚好又给应知聿的“提高AO分化率”研究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药剂支持。
过去,生物学认为信息素匹配度即代表内在基因的匹配。
是天性的选择。
几百年前,ABO社会极度信奉这种“基因选择”,甚至出现过强制匹配婚姻制度。
可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各个性别人群因为其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人生经历的不同,从而塑造的人格、个性也会完全不同。
有了独立自主意识的性别人群开始无法忍受“强制匹配”制度,从前那一套只看“基因”的匹配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
于是,这种制度也终于被时代抛弃。
然而近一百年,AO分化率逐年降低,ABO社会性别比例越来越失调,又有一些“大聪明”跳出来认为基因选择才是正道,应该恢复“强制匹配”制度。
从事了十几年“AO分化”研究的应知聿显然不可能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