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沙陷入争论的同时,在日耳曼尼亚元首正如同困兽般,焦躁地在地图室中来回徘徊。
他知道瓦格纳的战斗力很强,但是他没有想到瓦格纳的战斗力会强到这个地步,整整一个下午,国防军投入了炮兵,步兵,空军,甚至是刚刚组建的装甲部队。
但是这些部队,都没有能够突破瓦格纳的防线。
这让元首在愤怒的同时,还不能将这种愤怒表达出来。
因为在地图室中的政府高层,在第二波攻势失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慌了,如果元首此时也表现的焦躁或者是不安,那么政治局势可能就会失控。
所以元首只能指着地图不断表示,国防军队的装甲部队很快就会赶到,只要装甲部队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并且到现在为止,伦敦与巴黎都没有对这件事进行表态,所以我们虽然遭遇了一点小挫折,但是我们成功的机会依旧很大。
然后,元首就听到了瓦格纳的后续部队抵达莱茵兰,正在进行空降的消息。
在这一刻,即便他的武装卫队,距离莱茵兰只剩下了最后的十公里,同时国防军后续的装甲部队也即将抵达,有那么几秒,元首感觉自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与此同时,在日耳曼尼亚经济召开会议的保皇党们,也在盘算着手里的力量。
自从元首上台之后,街头政治出身的元首就组建了一套严密,高效,残酷的镇压系统,这套体系将会粉碎任何敢于触怒元首的人。
所以要想推翻元首,就不可能像是大战末期,逼迫皇帝下台一样,让几名将军完成这个任务,他们肯定需要调动部队,甚至可能要进行一场短暂而残酷的战斗。
但是而这就需要他们手里有一支武装力量。
虽然保皇党中有不少旧军人与军官,并且普遍军衔还不低。
可是由于元首上台之后,对于经济的改善,以及提升了军队的待遇,所以不少低级军官,都是元首的支持者,如果这些低级军官不支持他们。
那么在他们准备行动的时候,甚至有可能遇到“长官何故造反”这样的状况。
同时军官团中,虽然大部分军官都多少有一些保守派思想,但是这些人怎么说呢……往好的一面说,就是这些人都是专业军官,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谁在台上他们支持谁。
往坏的一面说,他们不会主动做出行动,谁赢他们帮谁。
所以他们必须要尽快在日耳曼尼亚附近找到一支偏向皇帝的,愿意为了拯救条顿而战的部队,在一切事情变得不可挽回之前,将那个疯子赶下去。
就在保皇党焦虑的会议中,巴黎方面在最初的混乱之后,随着瓦格纳顶住了条顿人的攻势,将条顿人死死地挡在莱茵河东岸。
巴黎的军人们,开始有了一些想法。
刚开始巴黎方面因为乔的擅自行动而感到狂怒,是因为他们害怕乔的突然行动,会将他们拖入一场战争之中,上次大战的惨烈让他们不想再经历一次同样惨烈的战争。
所以从六年前开始,为了应对条顿的威胁,高卢人开始在边境修建一系列的永备工事,准备将整个边境都变成如同杜奥蒙堡一般,坚固的要塞区。
让条顿人永远无法突破边境。
但是现在,当瓦格纳顶住了条顿的攻击,甚至第二批支援部队,甚至据伦敦方面的小道消息,乔本人都已经抵达了莱茵兰之后。
高卢的将军们寻思,如果条顿人连瓦格纳伞兵都打不过的话,那么自己的重装甲部队,不是能够按着他们打?
装甲部队立刻开始动员!
过去老乔守卫过巴黎,现在是时候让我们去拉老乔一把了!
然后,就在巴黎方面终于下决心准备动手的时候,巴黎方面听到了两个消息,让他们立刻让已经开始动员的部队停了下来。
就在巴黎方面让装甲部队开始动员的时候,伦敦方面召见了他们的大使,并且公开宣布瓦格纳的这次行动并未取得伦敦方面的授权,伦敦无意在旧大陆上挑起战争。
并且愿意为了这次冲突,进行调停并且呼吁各方停火。
如果说伦敦方面的这种表态,像是浇了巴黎方面一头冷水的话。
那么在空降之后,瓦格纳在打退了条顿人的两次进攻之后,就开始组织撤退的消息,则让巴黎方面如坠冰窟。
从大战期间开始,老乔给所有人留下的刻板印象就是,老乔总是会赢,哪怕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撤退这个词似乎都不存在于他的字典中。
而现在瓦格纳居然在组织撤退,在莱茵兰究竟发生了什么?!
与此同时在莱茵兰,老乔正坐在不屈者越野车上,看着自己手中的地图。
经常指挥部队作战的朋友都知道,指挥部队撤退,是一件比发起进攻更加困难的任务。
所以在空降完成之后,乔先组织部队进行了一次反击。
在将那些条顿人给重新按回了莱茵河东岸之后,在护航的战斗机燃油不够返航之前,乔立刻组织部队打扫战场,快速将伤员与那些能够找到的尸体,送上运输机让运输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返航。
随后乔便开始组织部队开始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