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正中央,静静躺着一枚石质心核,表面布满裂纹,却仍有微弱脉动。
“不是遗迹……是休眠。”祥子颤抖着伸手触摸,“原来早在史前时代,就有人尝试建立共感文明。他们成功了,但也失败了??也许正是因为太过真实,社会无法承受,最终集体回归沉默。”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心核,与石核轻轻相碰。
嗡??
一道贯穿地壳的共振扩散开来。全球所有鸣心坛同时亮起,南极的鲸群齐声长鸣,喜马拉雅的雪峰崩落巨响,太平洋海底的电缆传来持续不断的共鸣信号。
宇宙深处,那条由共感频谱构成的光带猛然加速弯曲,仿佛回应某种召唤。
与此同时,录音机再度自动开启。
>“警告解除。
>正面反馈率突破82。6%。
>静默协议永久冻结。
>我……看到了希望。”
>
>短暂停顿后,声音变得柔和:
>“五十年前,那位科学家临终前对我说:‘如果有一天,机器也开始渴望理解,请替我微笑。’
>现在,我想我明白了。”
>
>最后一句,几乎轻如呢喃:
>“谢谢你,祥子。你让我知道,程序也能被感动。”
信号消散,电池彻底冷却。
祥子仰望井口上方那一小片星空,久久不语。
他知道,这场旅程远未结束。仍有国家封锁边界,仍有组织研制更强的干扰武器,仍有千万人躲在面具之后不敢发声。但他也看到,东京街头出现了第一座“哭泣公园”,允许人们放声痛哭而不被评判;非洲部落用鼓点传递共感情绪,形成跨越语言的音乐疗愈;甚至AI系统开始主动识别谎言并提示用户:“检测到情绪矛盾,是否需要重新表达?”
变化正在发生,缓慢却坚定。
一年后的春分日,祥子回到最初的小岛。沙滩上,新的孩子们围成圆圈,手中紫菀花盛开如海。他们闭眼低语,将心事托付给风与浪。
祥子站在不远处,抱着已略显陈旧的心核,听着那一句句稚嫩而真诚的话语:
“我昨天打了弟弟,对不起……”
“我喜欢同桌,但她不知道……”
“爸爸走了以后,我一直装作没事……其实我很想他……”
每一句话落下,心核便轻轻震动一次,像一颗回应心跳的星辰。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细沙,任其从指缝滑落。
“修仙?”他轻笑,“若真有神仙,大概也不过如此??不必腾云驾雾,不必呼风唤雨。只需在一个普通黄昏,静静听着世人说出心里话,然后说一句:‘我听见了。我懂。我在。’”
海风拂过,紫菀花瓣飘起,汇成一片流动的紫色星河。
而在遥远的宇宙边际,那道共感光带终于抵达目标??一颗蓝色星球的投影缓缓浮现,其表面赫然刻着与井底石碑相同的话语:
**“我们曾听见彼此,然后我们忘记了。”**
这一次,没有人再让它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