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念到她名字时,晏梨机械地站起来向台下鞠躬,此时的她,脑袋里一片空白,之前背的稿子没有任何残留。
但她知道努力不会白费,一定都留在了记忆里,只待比赛时,便会唤醒。
计时人员按下了计时器,微弱的滴答声,被正方一辩沉稳的声音掩盖,一辩的理论逻辑清晰。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故事的结局至关重要。
……就像汪洋上的航船需要的灯塔。失去结局的故事,就如失去了灯塔方向的航船,所有的风浪与星辰都失去了意义。结局是故事的重点,是情感的皈依,它不是一个句号,是价值的核心,”
对方娓娓道来,声音抑扬顿挫,像是口述了一篇文采飞扬的议论文。
作为反方队伍,晏梨和队友面面相觑,没想到对面开场就跟演讲似的。
好在她们的队长是反方一辩,她口齿清晰,框架搭构条理分明,并不慌乱,
“谢谢各位评委、观众,我方的观点是故事的结局并不重要。
结局只是故事瞬间的定格,真正重要的是跌宕起伏的过程本身。故事的过程为我们带来了痛苦、思考、泪水……而结局的圆满或是遗憾,在过程中隐隐已有伏笔。
故事的核心不是在结局,而是在独一无二、不可再复制的过程。”
队长陈述完,自信地笑了笑,伸出手臂引向正方一辩。
“对方辩友刚刚讲到结局是航船的灯塔,我请问在能见度低的恶劣天气,或是航行过远,看不见灯塔的时候,船就不行驶了吗?
行驶中,会看到阿拉斯加的鲸鱼跃出海面、南太平洋的海鸥掠过海岸,磅礴的鱼群追逐珊瑚礁,就因为没有灯塔,途中的一切就没有意义了吗?”
观众频频点头,在掌声中给予了肯定。
“酷~”晏梨欢呼,偷偷在底下比了个大拇指。
周檀青推了推眼镜,聚光灯在她的镜片上闪出一道金属的冷光,身为正方二辩,她站了起来,
“请问反方一辩,如果结局不重要,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坚持背单词,算数学。反正结局不重要,我们岂不是什么都不用干,直接躺平就好了,又为何要去内卷?成绩不重要,排名不重要?结局往往是评判成功的关键,我们更在乎第一名,而不会记住第二名第三名的名字。”
接连的反问形成了强有力的气势,尤其是作为年级第一,做出如此锐利的质询,令人无法反驳。
晏梨不禁捏了一把汗,手中的笔不停记下脑中应对的答案关键词,她觉得不能赞同这段话。
周檀青原本强硬的语气,又开始变得温柔和缓,达到共情与说服观众的作用。
“灯塔是一种方向,即使肉眼看不见,你心中也仍然知道它在指引。过程的美景只是一种自然的馈赠,一旦失去了方向,船会遗失在海洋,再美的风景也会在成为死前的绝望。”
周檀青辩论时有力的言语,成为了武器,一把把刺中了晏梨坚持的观点,让她的内心动摇。
‘失去灯塔,再美的风景也只是死前的绝望?’
晏梨想到了过去,在分手的五年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陷入一种情绪低落的状态。
心理咨询师说钥匙一直握在她的手里,她可以扭动那把钥匙,走出周檀青这扇门。
但是她选择了就此沉沦,为此天塌地陷,失去方向。
周檀青,是她高悬的灯塔,是照耀着她的星辰。
她就是一艘失去了灯塔的航船。
晏梨的瞳孔涣散,试图握紧双手给自己力量,但她还是在赛场,低下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