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让文物活起来创意画 > 第三十五章 票决(第1页)

第三十五章 票决(第1页)

决赛最终轮的投票环节。

舞台中央的电子投票屏泛著冷光,5位评委的名字与专业领域清晰列著——省博物馆赵研究员(苏绣文物研究)、民间老绣娘吴婆婆(苏氏针法传人)、湖州非遗中心张主任(非遗管理)、省非遗协会孙会长(传统工艺评审)、陈教授(文物修復专家,师从故宫修復大师,专攻清代纺织品修復)。

台下观眾席上,苏桂兰攥著太奶奶传下的蓝布,指节泛白,银鐲子在膝盖上磕出细碎的慌响;夏晓雨举著“苏氏非遗加油”的应援牌,高马尾上的青灰髮带被手汗浸得发潮,视线死死钉在投票屏上;周明坐在媒体席后排,指尖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目光却没离开张主任——对方左手放在桌下,手机屏幕偶尔亮起,显然还在和泽家传递消息。

王老师坐在观眾席角落,刘梅耷拉著肩膀,眼底却藏著一丝侥倖。

大屏幕下方的直播弹幕早已刷屏,“林砚冲”“別让暗箱操作毁了非遗”的评论不断滚动,在线人数的数字跳得越来越快,当突破“55万”时,全场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这么多人盯著,谁也不敢太明目张胆。

“最终投票规则:评委票1票折合20分,现场+线上观眾票1票折合1分,总分高者获『全国非遗鉴宝直播大赛冠军。”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开,“现在开始评委投票!”

全场肃静!

第一位举投票器的是赵研究员,她几乎没有犹豫,“林砚”的名字立刻在屏幕上亮起:“林砚对苏氏藏物符、手工金线的细节鑑別,比博物馆的文物报告还细致,是把非遗手艺融进了鉴宝,这才是我们要找的传承人。”

第二位是吴婆婆,她颤巍巍地按下按钮,同样投给林砚:“这孩子绣的『水色针,和我师父当年教的分毫不差,连符號末笔的倾斜角度都记著,比我这老太婆还用心,苏氏非遗不能没有他。”

前两票落地,林砚暂时领先,夏晓雨激动得差点把应援牌甩出去,苏桂兰的眼泪终於没忍住,顺著脸颊往下流。可下一秒,张主任拿起了投票器,他顿了三秒,指尖在“林砚”按钮上悬了悬,最终按下了“李老”(本轮竞爭对手,省文物商店退休鉴宝师):“李老从事鉴宝40年,对清代纺织品的年代判断更依赖传统標尺,经验更稳妥,综合考量更优。”

台下瞬间响起小声的议论,弹幕里“张主任不对劲”的评论刷得飞快。紧接著,孙会长也投了李老,理由含糊:“传统鉴宝更看重资歷,李老的报告更符合常规评审逻辑。”

现在,5票已投4票,林砚2票、李老2票,最后一票,全落在陈教授身上。

陈教授慢慢拿起投票器,他戴著金丝眼镜,指尖因常年握修復针而留著细微的茧子,目光先扫过台上的林砚,又落在桌前的鑑別报告上——上面记著林砚找出的“机器纺线活毛差”“符號末笔反向”,旁边还附著他用红笔標註的“细节可验证,符合纺织品老化规律”。

全场鸦雀无声,连弹幕都慢了下来。陈教授的喉结动了动,最终按下了“李老”的按钮,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开,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李老对清代纺织品的纤维检测方法更传统,与我早年学的修復逻辑更贴近,林砚的方法虽新,但部分细节仍需长期验证。”

投票屏瞬间定格:“评委投票:林砚2票(40分),李老3票(60分)。”

泽家团队那边瞬间鬆了口气,王老师的嘴角勾起冷笑,刘梅甚至偷偷抬眼,对著张主任比了个隱晦的手势。苏桂兰的脸瞬间白了,蓝布被攥得皱成一团,夏晓雨的应援牌垂了下来,声音带著哭腔:“怎么会这样……这是暗箱操作,太不公平了,我要举报你们!”

“请大家稍安勿躁,接下来开始观眾投票!”主持人赶紧控场,大屏幕上的票数开始滚动李老的票数慢慢爬到89,林砚的票数从50开始飆升,85、100、111,最后稳稳停在“111票”;再没动静。

“观眾投票:林砚111票,李老89票!”

这句话像惊雷炸在礼堂里!苏桂兰猛地站起来,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是喜极而泣;夏晓雨挥著应援牌跳起来,喊得嗓子都哑了;弹幕彻底沸腾,“观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林砚实至名归”的评论刷成了屏,#林砚鉴宝苏绣#的话题瞬间衝上热搜第10,后面紧跟著红色的“热”字。

主持人拿著计算器,声音带著激动:“综合总分:林砚111+40=151分,李老89+60=149分!恭喜林砚,斩获『全国非遗鉴宝直播大赛冠军!请林矾上台领奖。”

聚光灯“唰”地打在林砚身上,他走上台时,脚步比之前更稳。李老率先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认可:“孩子,你贏在『懂传承——鉴宝不只是看年代,更是看手艺里的魂,这点你比我们这些老傢伙做得好。以后这老手艺在你们年轻人里要好好发扬,让这老手艺传承下去。”

就在这时,台下传来一阵掌声,省文旅厅李局快步走上台——正是之前调研时鼓励过林砚的那个人。他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有力:“今天我要特別为林砚点讚!年轻人能把苏氏非遗的『水色针法『藏物符变成鉴宝的『利器,这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非遗活態传承的胜利!后续文旅厅会专项扶持苏氏苏绣,把『非遗+鉴宝的模式在全省推广,让更多人看见真手艺的价值!”

李局的话让台下掌声雷动。

林砚接过冠军奖盃,杯身“非遗传承·鉴宝先锋”的刻字,他举起话筒,目光先落在苏桂兰、陈老身上,最后缓缓转向泽家团队的方向——王老师的脸铁青,手指死死攥著桌布,刘梅把头埋得更低,几乎要缩进椅子里。

“夺冠不是终点,是苏氏非遗『见光的起点。”林砚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礼堂,也传到50万观眾的耳朵里,“我想借这个机会说两件事:第一,苏氏苏绣不是我一个人的,是苏氏太奶奶传下来的针、陈老教的艺、苏婆婆守的魂,我只是把它从老帐本、旧银盒里『挖出来,让更多人看见;第二,现在有人靠造假文物、仿非遗手艺谋利,他们毁的不只是一件绣品、一个银盒,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信任。往后我会做两件事:开公益苏绣班,让更多人学真手艺;和博物馆合作办鉴宝展,把『活毛『脆响差这些辨假方法教给大家,不让真非遗被假货埋了!感谢大家对苏氏非遗的支持,我们一定会克服所有困难一直坚持下去。”

这话像颗石子砸进平静的水,泽家团队那边瞬间慌了——王老师猛地站起来,又被身边的人拽坐下;刘梅的眼泪终於掉下来,指尖无意识地抠著旗袍下摆,显然怕林砚继续往下说。周明在台下对著同事点头,两人悄悄走向张主任——之前投票时的异常、与泽家的消息往来,足够启动调查了。

颁奖结束后,林砚被记者围得水泄不通,话筒递到他面前:“林老师,公益班什么时候开班?”“鉴宝展能看到银盒和帐册吗?”

林砚笑著指了指身边的苏桂兰和陈老:“公益班下月初开班,苏婆婆和陈老当主讲;鉴宝展下个月在省博物馆开展,银盒、绢布、民国帐册都会展出,还会现场演示『水色针法辨假,让大家亲手摸一摸真金线和机器线的区別。”

苏桂兰站在旁边,看著被记者围住的林砚——脑海中在和百年前的太奶奶对话:“您看,孩子做到了,咱们苏氏的手艺,终於能光明正大地站在太阳底下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