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让文物活起来的策划方案 > 第二十四章 马灯下诉绣坊水军前护非遗(第1页)

第二十四章 马灯下诉绣坊水军前护非遗(第1页)

工作室的马灯刚被点亮,暖黄的光就裹住了樟木修復台。陈老坐在台前,指尖捏著民国帐册的布面封面,指腹蹭过上面银线绣的“苏”字——线脚里还嵌著点当年的金粉,在光下泛著细碎的亮。“民国二十年三月,泽世昌带了三个打手来绣坊,指著『荷莲图绣屏说『五十块,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他翻到帐册中间一页,声音沉得像漕瀆的水,“你看这墨跡,是我师姐(苏桂兰的师父)当时气的,笔都握不住,『强买两个字写得歪歪扭扭,旁边还沾了滴眼泪,干了这么多年,还能看出印子。”

林砚举著手机录像,镜头稳稳对准帐册——页面边缘的磨损、苏木汁墨的晕染、朱印里混的金粉,每处细节都拍得清清楚楚。夏晓雨蹲在旁边打光,手里举著个小小的反光板,高马尾上的青灰髮带滑到肩头,她也忘了撩:“陈爷爷,您慢点开,我把这页的字再拍清楚点,省得有人说帐册是假的。”

苏桂兰坐在绣绷前,手里捏著没绣完的“漕瀆渔舟图”,金线悬在半空,却没心思下针。她盯著手机屏幕里的草稿评论——是夏晓雨提前擬的视频文案:“百年帐册诉真相,苏氏绣品遭强夺”,心里总觉得不安:“小林,泽家要是再派水军来骂,咱们怎么办?上次直播卖围巾,就有人说咱们的金线是假的。”

“怕什么?真的假不了。”陈老把帐册翻到最后,露出夹在里面的半张民国报纸剪片——上面印著“泽记绸缎庄收购苏氏绣品”的启事,油墨晕染处还能看到“强买”的铅笔批註,“这是当年湖州《时事报》的剪片,我跟帐册一起守了四十年,都是铁证。”

视频剪好发出去时,已经是深夜。林砚看著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播放量——从几百到几千,慢得像漕瀆的流水。可没过半小时,评论区突然涌进一群陌生帐號,头像不是空白就是劣质风景图,评论一条比一条刺耳:

“这帐册一看就是列印的,现在造假技术这么高,隨便弄本旧书就敢装老物件?”

“陈老怕不是被收买了吧?一把年纪了还帮著骗子蹭非遗热度,丟不丟人?”

“林砚就是个投机分子!之前抢苏婆婆的染谱,现在又偽造帐册,想骗补贴骗钱!”

“那什么『泽家强买,我看是编的!泽家可是湖州的大企业,怎么会干这种事?”

夏晓雨气得指尖发抖,刚要点“刪除”,林砚按住她的手:“別刪,留著。他们越急著抹黑,越说明帐册戳到了泽家的痛处。”他点开一条骂得最狠的评论,发现帐號註册时间才三天,关注列表里只有一个“泽家文创城”的官方號——不用想,是泽家专门雇的水军。

更过分的还在后面。有个水军发了条长评,编了个“林砚偷苏婆婆手艺”的故事,说“苏桂兰早就想把染谱捐给博物馆,林砚硬是抢来做文创,还不给苏婆婆分钱”,下面跟著十几个水军附和,把评论顶到了最前面。苏婆婆凑过来看,手指在屏幕上划著名那些字,眼圈一下子红了:“这不是瞎编吗?小林给我的工资,我还存银行给磊磊呢……”

“苏婆婆您彆气,”林砚递过杯温水,声音稳得像修復古籍时的手,“咱们有证据,让粉丝看看谁在撒谎。”他打开粉丝群,里面已经炸了——“苏氏非遗守护团”的核心成员正在自发整理证据:有人截了水军帐號的註册信息,有人翻出之前苏婆婆领工资的银行记录,还有人晒出自己家传的苏氏老绣品,对比帐册上的针法,证明“帐册里的记录是真的”。

“我来发条澄清视频!”夏晓雨突然站起来,高马尾晃得欢,“就拍苏婆婆的银行存单,还有陈老的剪报,再让陈爷爷说说当年的事!”

陈老点了点头,重新拿起帐册,对著镜头缓缓开口:“我今年七十八岁,从十六岁跟著师父学苏绣,这帐册是我师姐1983年亲手交给我的,上面每一笔记录,都有当年的人证。泽家当年强买绣品,南巷的老人们都记得,不是编的。”他举起帐册,对著光展示里面的朱印,“这是苏氏绣坊的独门印泥,加了金粉和苏木汁,现在没人能仿出来,你们可以去博物馆查,看看是不是真的。”

苏婆婆也对著镜头,拿出银行存单:“这是小林给我的工资,2000块,我存了定期,准备给我儿子磊磊学苏绣用。要是小林骗我,我怎么会帮他绣符號?”她举起手里的绣绷,“你们看这水色针法,是陈师兄教的,每针都要藏进布纹里,机器绣不出来,也不是谁都能偷的手艺。”

澄清视频发出去的同时,粉丝团的人开始反击——有人把水军帐號的关联信息做成长图,证明“这些帐號都是泽家的托”;有人@湖州文旅局官微,请求“核查苏氏帐册真偽,还非遗一个清白”;还有人晒出自己买的“染谱色系”围巾,特写上面的金线针脚:“这手艺要是假的,我甘愿被骗!”

第二天一早,林砚打开手机,发现事情有了转机——昨晚发的“陈老讲绣史”视频,播放量涨到了五万,评论区里,水军的恶意评论被粉丝的证据贴压得看不见;更让他惊喜的是,之前拍的“修復民国苏绣手帕”视频,突然被推上了热门。

视频里,林砚正用放大镜对著手帕边角,指尖蘸了点稀释的苏木汁,轻轻擦过荷叶背面——原本淡得几乎看不见的“泽记”朱印,慢慢显露出清晰的字跡。“你们看,这印是用硃砂加桐油调的,民国泽家走私绣品时,都会在隱蔽处盖这个印。”他指著印边缘的磨损,“这是手帕常年摺叠造成的,不是新盖的,说明手帕確实是当年泽家走私的漏网之鱼。”

镜头拉近,能清晰看到印泥里的细小红砂粒,还有手帕布面上的“套针”针脚——每片荷瓣都分三层叠绣,最细的丝线只有0。06毫米,在光下像透明的。弹幕里,之前的质疑声不见了,全是惊嘆和支持:

“天!这印也太隱蔽了!林砚也太细心了吧!”

“原来苏绣这么讲究,三层叠绣,手艺人太牛了!”

“泽家连民国就开始走私了?必须严查!”

“已关注!支持非遗,支持林砚!”

到中午时,“修復民国苏绣手帕”视频的播放量破了十万,帐號粉丝一下子涨了八千,私信里全是求购文创、諮询苏绣课程的消息。夏晓雨抱著手机,笑得露出左边的小虎牙:“林砚哥!咱们火了!好多汉服博主都来问能不能合作,还有人想加盟卖咱们的围巾!”

苏婆婆坐在绣绷前,手里的金线终於落了下去,针脚密得像撒了把细沙:“太奶奶要是知道,肯定高兴。咱们的手艺,终於有人信了,有人爱了。”

陈老翻著帐册,眼神里带著欣慰:“水军再狠,也抵不过真凭实据。泽家想抹黑咱们,没那么容易。”

林砚摸了摸口袋里的银质绣针,针尾的“苏”字在阳光下泛著暖光。他点开周明发来的微信,里面只有一句话:“水军的证据我已经让技术科存了,泽家要是再闹,咱们就报警。你们做得好,真手艺,就该被看见。”

而此刻,明远文旅的办公室里,泽明远盯著电脑屏幕上的视频,手指把钢笔捏得发白。视频里,陈老展示帐册的画面、林砚发现“泽记”印的细节、粉丝的支持弹幕,像一根根刺扎进他眼里。“废物!”他把钢笔摔在桌上,墨水溅到染坊地图上,“一群水军都搞不定,还让他们涨了粉!去,把林砚工作室的供应链给我断了,我看他们还怎么做文创!”

副总战战兢兢地应下,转身要走,泽明远又喊住他:“还有,去查查那个『苏氏非遗守护团,给我把领头的找出来,让他们知道,跟泽家作对,没好下场!”

漕瀆的风穿过工作室的布帘,带著草木的清香。林砚看著墙上涨粉的提示,又看了看苏婆婆手里的绣绷、陈老面前的帐册,心里清楚——线上口碑反转只是开始,泽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只要他们守著真手艺,握著铁证据,有粉丝和周明的支持,就不怕泽家的狠毒手段。

马灯的光晃了晃,把帐册上的“强买”二字照得格外清晰。林砚知道,这些字,这些针,这些粉丝的支持,都是苏氏传承的底气。以后,他还要拍更多视频,讲更多苏氏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非遗不是老古董,是能对抗黑暗、守住光明的力量。

热门小说推荐

不科学御兽
轻泉流响不科学御兽
...
不计其庶
潇湘碧影不计其庶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