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让徐州属刘备主要内容 > 第82章 后发制人(第1页)

第82章 后发制人(第1页)

“待强敌叩境,徐州兵败如山倒,主公可再提精锐之师,摧锋陷阵,保境安民!”

“一战功成,则乾坤立转!主公携大胜之威,徐州民心归附,州牧之位舍您其谁?!”

“到了那时,对于徐州世族自可去粕存精,择其贤能引为臂助!丹阳败军则是余威尽丧,要么接受整编,还可苟延残喘于主公羽翼之下。如果胆敢异动,直接挥师平灭了便是!”

“可谓是进退在我,再无掣肘之虞!”

这番以退为进、借刀杀人、后发制人的连环毒计,听得刘备只觉背脊发凉。心中更是翻江倒海,实在难以认同!

若换作旁人献此“驱虎吞狼、坐收渔利”之策,他早已勃然变色,厉声斥退!

然而面对张昀,他终究还是强压胸中波澜,耐着性子听完了。

沉默良久后,他才有些沉重地说道:“若行此策……徐州黎庶苍生,岂非要再遭兵祸,饱尝流离之苦?”

张昀神色平静地说道:

“主公!此策之下,若我军能克敌制胜,徐州百姓只需历经一劫,便可换得长治久安!

“反之,则是内忧未除,外患接至!徐州四方受敌,诸侯窥伺。届时城头王旗反复易主,百姓所受的流离之苦,又岂止一次?”

“须知兖州曹孟德尚且殷鉴不远啊!”

他的语气变得有些轻柔:

“主公试想,倘若您此番接过了州牧印信,他日袁术再举大军来犯!您亲率云长、子龙鏖兵盱眙,抵挡主力;益德、国让坐镇广陵,力拒偏师!”

“而丹阳派手中握有兵权,彼中有心怀怨愤者,见您大军悉出,后方空虚,骤然勾结曹操或吕布,里应外合,袭取彭城、下邳,断绝了我军后路!”

“届时腹背受敌,您又当如何?”

张昀的声音变得有些阴沉,“只怕下场便是全军倾覆,我等也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番话字字如锤,敲打在刘备的心头。

从情感上他依旧十分抗拒——毕竟他刘备一生,宁可是只身赴险,也不愿以人为屏!

但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感应,让刘备在这一瞬间,仿佛看到了张昀口中所描述的场景:

自己率大军在外,却被人截断了后路;

家小陷于敌手,麾下兵无战心;

反身夺城却大败亏输,残兵败退海西孤城;

军中粮尽,人相食……

这骇人的景象,令刘备浑身一震,冷汗涔涔而下!

几欲脱口而出的反驳之词,全被堵在了喉咙里,只剩下了一句艰涩的低语:“此……非正道也。”

张昀见刘备神情动摇,知他已经陷入了天人交战,遂再添上了一把火:

“主公何言此非正道?我等并未主动构陷于人啊!”

“陶公让贤美意固然可感,然坦然受之,坐享其人基业,便全然合于正道乎?有谁真正问过陶氏公子的意见吗?”

“扶立陶氏公子继位,承其父业,昀此举丝毫不觉亏心!”

“我们应该给陶公子一个机会,或许陶公子上位后,能励精图治,保境安民……尚未可知也!”

“日后北境来犯之人若是曹操……毕竟都是曹家人,曹豹将军也未必就敌不过他曹孟德。届时我军于淮河一线,力拒袁术东进之师,保全徐州侧翼,岂不也是全了陶公一番知遇之情?”

张昀越说越顺溜:“如若事情当真发展到这个局面,就算主公您不取徐州,还可以南渡大江,去经略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嘛!”

“彼处沃野千里,足可为基业!届时我军首战,便是袁公路所控之丹阳、吴郡!”

“咱们去讨伐袁术,总不能再说是‘非正道’了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