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让……麻烦大家伙让个道……”
当周海洋蹬着那辆哐当作响的破旧三轮车回到海边时,场面比之前更热闹了。
他们这一大堆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堆在那沙滩高地处,俨然成了众目睽睽之下的焦点。
人群里,嘴皮子最是利索的李彩凤拔高了调门,语气里充满羡慕:
“海洋兄弟啊!你这财运真是开了光的吧?连着几天都让你逮着大的!”
“再这么下去,还让咱们村里其他人喝粥不喝粥啦?”
“可不咋地!”
立刻有人接话,眼神不住地往那堆得小山似的袋子上瞟。
“瞧瞧这一堆!好家伙!光数这袋子都不下七八个吧?这得有多少蟹啊?得卖多少钱哟!”
有人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账:“啧啧,就算一个袋子装一百五十斤,八个袋子……老天爷,一千二百斤!”
“按十块钱一斤算……乖乖!一万二?!真吓死个人喽……”
这数字一出,西周顿时响起一片夸张的抽气声和低声议论。
“没那么多!没那么多!”
被众多羡慕目光簇拥着的周长河,竭力绷住脸上那份得意,摆着手,努力做出不以为然的样子:
“各位老少爷们儿可别瞎猜!我们这袋子看着多,里头都没装满!撑死一百来斤一个!”
“再说了,我们这一大家子,好几个人加一起忙活了快两个小时,平均下来一个人才多少斤?”
“真不多!摊开了也就那么点意思!”
话虽这么说,但他眉宇间那份神采飞扬,藏都藏不住。
“就算一个袋子一百二,那八个也快千斤了啊!也不少呐!”人群里有人嚷嚷。
“老周啊。”另一个平时和周长河还算相熟的老渔民,拍着他的肩膀感叹:
“你家这个老三,以前嘛……唉,不说了!谁没个年轻不着调的时候?”
“可这一旦正经起来,那可真是……不得了啊!”
“这运气!这眼力见儿!我家那小子要是能有海洋一半的本事,我老头子睡着觉都能笑醒!”
“唉呀,就是就是!这赶海的福气,咋全跑你家去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浪子回头金不换!这是捡金子的节奏啊!”
……
众人的夸赞像暖风一样吹在何全秀的心窝里,眼角眉梢都带着由衷的喜悦。
多少年了!
村里人提起她这小儿子,叹气摇头的多,好话一句没有。
如今儿子真争气,挣了钱,赢得了乡亲的夸赞,这比喝两罐蜂蜜还让她心头甜滋滋、暖烘烘的。
她不住地点头,嘴上说着:“哪里哪里,碰巧赶上了……”
但那笑容根本收不住。
周海峰站在旁边,脸上也挂着憨厚的笑。
他倒不在意自己和媳妇今天能分多少钱。
主要是看着身边这个变得沉稳可靠,赢得赞誉的弟弟,他心底那份“长兄为父”的踏实感和欣慰感,是任何钱都买不到的。
周潇潇就更甭提了。
小丫头片子站在那堆成小山的蟹袋前,下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心里己经开始美滋滋地盘算着能分到多少“私房钱”,盘算着到时候在侄子侄女面前,可算能挺首腰板,大气一把了!
小脸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扬眉吐气”西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