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洋提起那半框精心挑选的海鲜,掂量了一下,神情变得异常认真和坚定:
“爸,您放心,这些我心里都明白。以前是咱家没条件,让二姐在那边受了委屈。”
“这次我过去,肯定让二姐扬眉吐气一回,让那些在背地里嚼舌根,说咱们是拖油瓶、打秋风的人,都彻底闭嘴!”
“嗯!”周长河默默地点了点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宽慰,但还是叮嘱道:
“你明白就好。到时候说话办事注意着点分寸,别太冲,也别显得咱们暴发户似的瞧不起人。”
“说到底,你二姐在夫家不受待见,和你姐夫一家子关系倒不算太大。”
“主要……主要还是怪她娘家人自己以前没本事,腰杆子挺不首,让人瞧轻了。”
“行了行了,过去的老黄历就别总翻出来念叨了!”
母亲何全秀笑着打断他的话,试图冲淡有些沉重的气氛。
“现在眼看着日子就好起来了。老大也要买船了,老三这次更是发了笔大财。亲家那边都是明白人,肯定会改变对咱海燕的态度的。”
大哥周海峰也凑过来,憨厚的脸上带着关切:
“老三,明天我去把借来的钱凑一凑,你先拿点去,顺道去镇上多买点像样的礼品带去,烟酒糖茶都挑好的买!”
“我看还有谁敢瞧不起咱二妹,还敢欺负她!”
周海洋心里一暖,摆摆手:“大哥,你的心意我替二姐领了。不过买礼品能花几个钱?你的钱还是留着买船吧,那是正事。”
“这段时间我挣了不少,这次卖珍珠更是一大笔,这事我来办就行。我保证,此去一定风风光光,给二姐挣足面子!”
“我要让姐夫他们一家人知道,他们李家能娶到我二姐,是他们老李家修来的福气!”
听他这么说得斩钉截铁,底气十足,周长河、何全秀和周海峰等人相互看了看,脸上都露出了放心的神情。
心底那份因女儿远嫁而常年积压的牵挂和隐忧,似乎也真的被周海洋这番豪言壮语冲淡了不少。
船队行驶得很快,以“龙头号”为首的西艘渔船不久便抵达了张家沟港口,在渐深的暮色中缓缓靠岸,缆绳熟练地套上了系缆桩。
此时,港口正是傍晚最热闹的时候,不少赶海回来的渔民正在卖货,人声鼎沸。
张老七的收货点前更是排起了小队。
他本人忙得脚不沾地,过秤、记账、吆喝、看货,额头上全是亮晶晶的汗珠。
“咦?那不是海湾村的船吗?怎么跑到咱们张家沟来卖货了?”
“快看,是龙头号,周海洋的船!”
“听说他们今天也去外海赶海了,这是刚回来吧?”
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周海洋的船在附近几个渔村早己小有名气。
没办法,他虽然己经尽力低调,但每次收获都不错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海湾村和张家沟的村民大多都风闻,周海洋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大丰收,挣了不少钱,甚至传的有些邪乎。
此刻看到“龙头号”竟然来到张家沟码头,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投来好奇和探究的目光。
都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运气好”的年轻人,今天又捕到了多少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