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越绾话语所指之事与云笙正想的相差甚远。
她怔着眼眸,顿时想到了她与萧绪不合礼数的新婚夜。
昨夜屋外下人都候着,这事自是没有隐瞒,若消息传得快,沈越绾这会应是已经知晓了。
还不待云笙探究沈越绾对此是何态度,沈越绾已开口道:“笙笙,你放心,这婚事来得突然,你们彼此尚需熟悉,我不是那等不近人情的长辈,不会苛求你们立刻如何,只是男女之事,本就是食色性也,你们既已成夫妻,长钰正值盛年,你又是这般品貌,同床共枕时情动也在所难免,有些事便是水到渠成,你心里也应有数,日后遇事才不至于慌乱。”
云笙对谈论这事仍然感到不自在,况且昭王府的人怎都是说得如此直白,文心嬷嬷如此,沈越绾也是如此。
她在家中所学时,没听过这样的话。
她嗫嚅着,又用回答文心嬷嬷的话回答沈越绾:“母亲,我都知道的。”
沈越绾见云笙连颈子都泛起薄红,还是含笑继续道:“母亲同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不必总想着规矩体统,闺房之内,求的是两相欢愉,你若觉得受用,便是抬抬指尖,长钰自然明白,若他不知轻重让你难受了,不允他也无妨,可不用惯着他,我们女子在床笫间,本就不该只做忍让的那方。”
云笙从不知家中婆母是会这样同儿媳说这些羞人事的。
可无论是文心嬷嬷此前所说,还是沈越绾眼下之言,她浅浅一想,都不觉这些是会发生在萧绪身上的事。
什么纵欲过度,什么不知轻重。
都和萧绪这个人带给她的感觉,毫不沾边。
另一边父子三人从偏厅里出来时,萧绪一眼就向云笙看了过来。
他眸光微暗,不知是刚沉下去的,还是在此之前就已暗沉。
萧绪径直朝云笙走来,快要走近时云笙才察觉,回头望了去。
萧绪来到近处,面上沉色已散。
他坐到云笙身边:“怎么了,母亲同你说了什么,脸这般红?”
云笙正慌着神,没功夫去注意萧绪的神情变化。
她故作镇定否认:“没有呀,只是闲谈,可能天气太热了吧。”
今夜设有家宴,沈越绾没有多留夫妻俩,一家人又闲谈一会后,她就让萧绪带云笙回房去了。
小夫妻俩的身影远去后,萧擎川压着满腔怒火,沉声告诉沈越绾:“临之查到了,三郎这混小子早在半年前就在策划此事了,有他在京中那些狐朋狗友相助,这才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了城,偏偏还选在大婚前夕出逃,根本就是故意为之。”
临之是萧珉的表字,此事便是他按萧绪交代的细致排查下去才查到的。
沈越绾拧着眉头沉吟片刻。
“如此说来,他突然态度激烈地要反对这桩婚事似乎也有了缘由。”
“是何缘由?”
萧珉也想到了这里,对父亲解释:“我曾与三弟在京中的好友有过几次交集,大多是高门纨绔,看似风流不羁,实则心智未熟,以我对三弟脾性的了解,想来三弟起初对这桩婚事不置可否,许是觉得成家尚远并未当真,可随着婚期临近,他那群友人常在他耳边念叨什么‘英年早婚’、‘沦为联姻棋子’之类的话,听得多了,三弟便钻了牛角尖,这才生出叛逆之心。”
“荒唐!”萧擎川怒极拍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开枝散叶乃人伦正道,天经地义,怎就成了委屈他的枷锁。”
一时间厅堂内寂静无声,三人皆笼罩在这桩家族丑事的沉闷中。
良久,萧擎川哑声叹息:“子不教,父之过,是本王教子无方,才酿成今日之祸,愧对云家也委屈了云笙,还不得不让长钰来收拾这烂摊子,堂堂昭王府世子,竟要替不成器的弟弟拜堂成亲,传出去像什么话,真是……真是难为他了。”
他话音落下,厅内凝滞的气氛骤然一松。
沈越绾与萧珉不约而同抬起眼来,以一种古怪的神情朝萧擎川看去。
萧擎川原本仍想感叹,忽而敏锐察觉妻儿目光。
他扫视一眼,感到莫名其妙:“你们这是何眼神,本王难道说得不对吗?”
沈越绾捏着绢帕抵在唇边,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地轻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