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峥有意报考青阳书院的消息很快传开。
“怪不得她日日去余秀才家,原来是为了考青阳书院。”
“真是个白眼狼,余秀才让她免费借读,她倒好,转头弃了余秀才,另去别处。”
“谢老三当年可是童生,都没考上青阳书院,她才读几日书,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我记得谢老三刚开始读书的那阵子可没谢峥这样聪明,说不准真能考上。”
谢三婶还跑到亲爹面前说风凉话:“我早就劝您别做烂好人,那个小崽子心眼多呢,老大两口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余成耀左耳进右耳出。
他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谢峥如他看到的那般,是个勤奋刻苦、心地纯良的好孩子。
他想要尽己所能地帮助她,托举她,看她能走多远,能站多高。
谢峥对外面的风言风语亦有所耳闻。
不过比起不相干的人,她更在意新买回家的小猪仔。
前日,谢义年拉了一板车旧砖回来,在鸡圈旁盖了个小猪圈,顺便将两家之间的矮墙堵上。
今日一早又出门,抱回一头粉粉嫩嫩,只会哼哼叫的小猪仔。
谢峥踮脚往猪圈里看,眼睛亮晶晶:“哇——好多肉!”
谢义年哭笑不得:“这才是刚出生的猪崽子,起码得等到腊月才能出圈。”
谢峥皱皱鼻子,似是有些失望,忽然问道:“阿爹,大姑和小姑怎么还没回来?”
这都正月初七了,也没见两个姑母回娘家。
谢义年笑脸微顿,语气如常:“你小姑嫁到了城里,来回不方便,初二便托人将年礼送回来了。”
“你大姑嫁去了杏花村,有一大家子要操持,脱不得身,估计这两日该回来了。”
谢峥摸摸下巴,看来这两位跟隔壁关系不太好哇。
转念想到谢老太太的为人,她一看就是那种为了宝贝儿子卖女儿的恶毒亲娘,又不觉得奇怪了。
临近午时,谢峥拎着一桶谷壳米糠去屋后,看小猪仔吃得饱饱,躺在地上晒太阳,不由发出羡慕的声音:“它可真悠闲,整日不是吃就是喝,不用读书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沈仪笑道:“但是它只能活一年,最后成为我们的盘中餐。”
谢峥煞有其事地点点头:“所以有得必有失,为了挣多多的钱,为了考功名做大官,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说罢不待沈仪回应,扭身回了东屋,背上书袋直奔余家:“阿娘我去上课啦!”
“慢慢走,别摔着。”
沈仪在后面扬声提醒,吃了个窝窝头垫肚子,先是查看豆酱和笋酱腌制得如何,而后才坐下来打络子。
纤细指尖犹如灵巧的蝶,翻飞间尽是铜板的清脆声响。
。。。。。。
谢峥进入余家小书房,行礼问安,而后例行背诵并默写百三千。
余成耀检查无误,端详着那端正劲美,初具风骨的文字,心底感叹进步甚大。
这孩子悟性极高,又肯下功夫,若能持之以恒,他日定有一番成就。
“书圣的书法遒美健秀,你可以尝试照着他的字帖练字,定能更上一层楼。”余成耀思及谢峥家境,顿了顿,“不过不急于一时,你如今的书法已经足够应付入院考核了。”
谢峥应是。
余成耀递给谢峥十道对联题:“似乎大家都不太看好你考书院的事儿。”
谢峥双脚悬空,端坐在灯挂椅上,提笔蘸墨,悬腕书写。
见谢峥神色沉静,余成耀又问:“你就没什么想说的?”
“夫子,学生在答题。”余成耀噎住,谢峥无奈说道,“人言可畏,嘲讽或贬低我的人都不了解我,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心无旁骛备考。”
“比起无意义的争辩,我更喜欢用结果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