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听闻青阳书院可为入院考核的前十名免除束脩,另奖励白银二两、文房四宝一套,诸位兄台何不一试?”
几名青年闻言一阵激动。
“多谢黄兄告知,朱某稍后便去打听,青阳书院的入院考核都考察哪些内容。”
“其实入院考核并不难,只是青阳书院作为南直隶乃至整个大周朝首屈一指的书院,有许多读书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每年二月的考核至少有数千人参加,最终却只录取二三百人。”
原本激动不已的青年沉默,却未气馁。
“是成是败,总要试一试才知道。”
“即便不是前十,青阳书院仅需一两束脩,完全值得我们搏上一搏。。。。。。”
【滴——任务发布中。。。。。。。】
【进入青阳书院读书】
书墨香渐行渐远,谢峥望着那迎风招展的酒旗,若有所思。
沈仪见谢峥拧着眉头一脸深沉,小大人似的,不免有些好笑:“想什么呢?”
谢峥叹口气,老气横秋地道:“阿娘,读书真烧钱啊。”
沈仪也听见了先前那段对话,那私塾的束脩足足是村塾的六倍,确实有些过了。
她和年哥不吃不喝,一年也攒不到六两银子。
“但是读书可以明智启理,修身养性,若有幸考取功名,便可光耀门楣,走到哪里都有人敬着畏着。”
正如谢老三。
他不过考取童生功名,村民们便对他毕恭毕敬。
即便心中嫉妒,也不敢在谢老三面前胡言乱语,只敢将矛盾对准谢家长房。
思及这些年所承受的风言风语,沈仪轻抚谢峥的发包:“甭管别家如何,哪怕是砸锅卖铁,我们也会供你读书的。”
谢峥感动得泪眼汪汪,脑袋蹭蹭沈仪的掌心,软声道:“阿娘对我真好,我一定好好读书,长大后挣大钱,让阿爹阿娘住大房子,每顿饭都能吃肉,也能穿上漂亮又软和的衣服!”
童言稚语最暖人心,沈仪的心软成一滩水,唇畔笑意久久不散。
来到年集,沈仪首先买了一坛屠苏酒。
屠苏酒又称岁酒,在除夕当日与家人共饮,有吉祥、康宁、长寿等寓意。
除此之外,沈仪又买了些炒货和麦芽糖,除夕守岁时吃着玩儿,村里孩童拜年时,也能给他们甜甜嘴。
蔬菜只吃自家种的,荤菜有腊肉,届时再杀一只鸭,如此足矣。
心中罗列的清单采购完毕,沈仪问道:“累不累?”
谢峥把头摇成拨浪鼓:“和阿娘在一起,一点也不累。”
沈仪轻笑,背上竹篓,牵着谢峥健步如飞:“走,我们回家。”
“好耶,回家!”
-
乘船回到福乐村,几个妇人站在枣树下纳鞋底。
忽然,其中一人惊呼:“真的闹鬼啦?”
“骗你作甚?昨日银生跟他媳妇进山摘笋子,他俩亲眼看到那草屋里满是黑黢黢的影子,呜呜噫噫叫个不停,吓得小两口一夜没敢睡,天亮时才熄灯。”
“那屋子好些年头没住人了,又挨着坟地,阴气重,说不定真有什么脏东西。。。。。。”
谢峥仰起脸:“阿娘,真的有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