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第二十三年 > 深夜来电(第1页)

深夜来电(第1页)

指尖悬在拨号键上,颤抖得几乎无法控制。苏念的呼吸急促,办公室里惨白的灯光将她脸上挣扎的痕迹照得无所遁形。名片坚硬的边缘硌着掌心,那串数字像烙铁一样滚烫。

打过去说什么?

“学姐,我的设计被否定了,他们都不懂我?”

这听起来多么像抱怨,多么像……她最不愿表现出来的脆弱和无能。

可是,胸腔里那股混合着委屈、不甘和孤独的情绪,像汹涌的潮水,几乎要将她淹没。在这个冰冷而现实的战场上,她奋力拼杀,却发现自己似乎永远无法满足那些条条框框的标准。她渴望一个懂得的人,哪怕只是安静地听她说几句。

骄傲在呐喊,让她放下手机,独自咽下这份苦涩。

而内心深处那个渴望被理解、被接纳的声音,却微弱的、固执地响着。

最终,情感压倒了理智。

她几乎是闭着眼,用力按下了那个拨号键。然后将手机紧紧贴在耳边,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撞出胸腔,连带着太阳穴都突突地疼。每一秒等待的忙音,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她甚至开始后悔,准备挂断——

就在此时,电话被接通了。

那边没有立刻传来声音,只有一片沉静的、带着细微电流杂音的空白。这沉默让苏念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几乎要窒息。

“……苏念?”

林墨的声音传了过来。低沉,带着一丝刚被从睡梦中惊醒的沙哑,却没有不耐烦,反而有种小心翼翼的确认。

仅仅是听到这个声音,苏念强撑的防线就瞬间溃不成军。眼泪毫无预兆地涌出,她死死咬住下唇,才没有哭出声来,但哽咽还是无法抑制地从喉咙里漏了出来。

电话那端,林墨显然听到了这压抑的啜泣。沉默了几秒,她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清晰了许多,也放得更轻:“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没有质问“为什么这么晚打电话”,没有理性的分析“遇到问题应该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怎么了”。

这出乎意料的、纯粹的关切,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念情感的闸门。

她再也忍不住,对着电话,断断续续地、语无伦次地倾诉起来。她说那个艺术展的项目,说她如何查阅资料、寻找灵感,说她融入的设计理念,也说主管和同事们的否定和质疑,说他们只想要“大红色”和“放大一倍的Logo”……

她哭得厉害,声音破碎,带着浓重的鼻音,几乎没有什么逻辑可言,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林墨在那头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没有插话,甚至没有发出任何评判性的音节。她只是听着,听着苏念声音里的委屈、愤怒、还有那份被现实不断打磨却仍未完全熄灭的、对艺术的坚持。

她能想象出苏念此刻的样子——一定又哭红了眼睛,像只被雨淋透的、找不到家的小猫。

直到苏念的哭诉渐渐变成细微的抽噎,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林墨才缓缓开口,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所以,你设计的核心,是想通过视觉语言,传递出那些参展艺术品本身的……精神内核,而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对吗?”

她没有评价对错,没有给出“应该怎么做”的建议,而是尝试去理解苏念设计背后的意图。

苏念愣住了,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她没想到林墨会抓住这个点。她用力点头,尽管对方看不到:“是……是的!可是他们都说太抽象,不够‘商业’……”

“商业和艺术并非完全对立。”林墨的声音平稳,带着她惯有的理性,但此刻这理性却不再冰冷,反而像一种坚实的支撑,“或许,你可以尝试将你的理念,用他们能理解的‘商业语言’翻译一遍。”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比如,你提到的那个‘留白’,是否可以解释为‘给予观众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增强品牌的高级感和记忆点’?你使用的那些低饱和度的色彩,是否可以阐述为‘营造静谧的观展氛围,突出艺术品本身的主角地位’?”

苏念握着手机,呆呆地听着。林墨没有否定她的艺术追求,而是提供了一种……沟通的桥梁?一种将她的“感性表达”翻译成现实世界能听懂的“理性语言”的方法。

“我……”苏念张了张嘴,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心底那股汹涌的负面情绪,奇异地因为这几句冷静的分析而平复了不少。

“你的想法本身没有错,苏念。”林墨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只是可能需要找到更适合的表达方式和……沟通对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