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第十年 > 陆教授的最后一课(第1页)

陆教授的最后一课(第1页)

秋意渐浓,法学院庭院里的银杏树开始染上金黄。林墨站在熟悉的走廊上,透过窗户看着那些匆匆赶往教室的学生,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黑西装,白衬衫,手里总是抱着厚厚的法典,眼神里是对逻辑与秩序的笃信。

苏念轻轻碰了碰她的手:“紧张?”

林墨摇头,嘴角泛起一丝难得的柔和:“只是有些怀念。”

今天是陆教授荣休前的最后一课。这位法学院德高望重的教授,不仅是林墨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也在她人生最迷茫的时刻给予过关键的点拨。收到邀请时,林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带上了苏念。

教室还是那个熟悉的梯形教室,但气氛与往常不同。后排坐满了返校的校友,前排则是在校生。讲台上,陆教授正在整理教案,银发在从窗户透进的秋阳中闪着光。

苏念好奇地环顾四周,这是她第一次真正走进林墨曾经学习的地方。墙壁上挂着历代法学名家的肖像,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木地板的气息,一切都透着庄重与传承的味道。

“和美术学院很不一样,”她低声对林墨说,“这里连空气都好像充满了条理。”

林墨微微点头:“法律需要秩序,就像艺术需要自由。”

铃声响起,教室安静下来。陆教授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在林墨和苏念身上停留了一瞬,眼中闪过温和的笑意。

“同学们,今天是我的最后一课。”她的声音依然清晰有力,“按照惯例,我本该讲解某个疑难案例或者法律条文。但今天,我想谈点别的。”

她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中间:“我想谈谈法律的局限,以及人生的例外。”

教室里泛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在法学院谈法律的局限,就像在神学院谈论上帝的不足,这是相当大胆的举动。

“我教了三十五年法理学,见证了无数年轻法律人从这里走出。”陆教授缓缓踱步,“他们中有些人成了杰出的法官、律师、学者。但我常常思考,我们是否太过强调法律的万能,而忽略了它本质上只是人类关系的调节器之一?”

林墨坐直了身体。这与陆教授一贯的教学风格不同,更加哲学,更加个人化。

“法律能规定权利义务,却不能规定爱;能裁决是非对错,却不能裁决心灵的归属。”陆教授的目光再次投向林墨和苏念,“今天我邀请了一些往届学生回来,因为他们用自己的人生,向我展示了法律之外的另一种法则。”

苏念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林墨的手。

“林墨,”陆教授直接点名,“你是我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你的逻辑严谨,思维缜密,曾经我认为你是纯粹理性的化身。但后来我听说你的一些选择,包括那场备受关注的公益诉讼,以及你个人生活中的一些。。。例外。”

全教室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墨身上。她感到一阵短暂的不自在,但很快平静下来,迎向老师的目光。

“你能告诉大家,是什么让你在严格的法条之外,找到了另一种法则吗?”

林墨深吸一口气,站起来。苏念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给予无声的支持。

“教授,是爱。”林墨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爱教会我,有些关系无法用契约规范,有些责任源于自愿而非义务,有些公正超越法律条文,关乎灵魂的平等。”

教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窗外落叶的声音。

陆教授满意地点头:“请继续说。”

“我曾经相信,万物皆有法则,人生应该像法律条文一样条理清晰。”林墨继续说,目光不自觉地转向苏念,“但我后来明白,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时遵循法则,何时尊重例外。爱就是我理性世界中最美丽的例外。”

苏念的眼眶微微发热。这是林墨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如此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转变。

陆教授示意林墨坐下,然后转向全体学生:“我们学习法律,不是为了成为冰冷的条文人,而是为了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懂得何时应该超越规则。真正的正义,不仅存在于法庭上,也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所爱之人,如何理解不同于己的生活方式,如何在一个充满差异的世界里找到共存的智慧。”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陆教授没有引用任何法律条文,而是讲述了自己与伴侣四十年的相处之道,讲述了她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种种“法外之情”,讲述了那些无法被法律归类却至关重要的人类情感。

“法律是社会的骨架,但血肉和灵魂来自于法律之外的东西——艺术、爱情、友谊、宽容、理解。”她说,“一个优秀法律人的标志,不是他记得多少法条,而是他懂得法律在何处终结,生活从何处开始。”

下课铃响起,但无人离座。陆教授回到讲台,微笑着说:“这是我能给你们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课:在你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要忘记,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一种关系都有其独特的逻辑。而最坚固的法则,是用爱与理解铸就的。”

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课后,学生们陆续上前向陆教授献花、道别。林墨和苏念等到人群散去,才走上前去。

“教授。”林墨轻声唤道。

陆教授转身,慈爱地看着她们:“我很高兴你们来了。”她的目光落在她们交握的手上,“更高兴看到你们找到了自己的法则。”

苏念有些腼腆地微笑:“谢谢您邀请我,虽然我对法律一窍不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