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第十五年 > 名片与速写(第1页)

名片与速写(第1页)

那张纯白色、仅印有姓名和私人号码的名片,像一片羽毛,落入了苏念那个塞满画材、零食和杂物的帆布包里,悄无声息,却带着不容忽视的重量。

回到拥挤的员工宿舍,苏念将帆布包随手扔在床角,名片混在一堆杂物里,几乎要被淹没。她没有刻意去翻找,也没有将它珍而重之地收藏起来,仿佛那真的只是一张普通的、来自一位杰出校友的联络方式。

然而,生活的轨迹却似乎因这次短暂的重逢,发生了微不可察的偏移。

在电商公司的工作依旧琐碎而磨人。她每天对着电脑,将模特身上的衣服P得更加光鲜,将产品背景渲染得更加诱人,按照甲方一遍又一遍修改的意见,调整着那些在她看来毫无美感的字体和布局。她的直系上司,一个精明干练但审美堪忧的中年女性,对她的“艺术坚持”嗤之以鼻。

“小苏,我们要的是卖货,不是开画展!这个颜色不够醒目,换个大红色!Logo再放大一倍!”

苏念默默听着,手指在鼠标上收紧,然后松开。她学会了闭嘴,学会了妥协,学会了在deadline前交出符合要求的、商业气息浓厚的设计图。只是在下班后,回到嘈杂的宿舍,她会拿出那个小小的速写本,用炭笔快速勾勒同事疲惫的侧脸,窗外单调的街景,或者仅仅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扭曲的线条和色块。这是她对抗现实吞噬、保持内心艺术火种不被完全熄灭的唯一方式。

偶尔,在翻找东西时,指尖会不经意触碰到那张名片坚硬的边缘。每一次触碰,都像一道微弱的电流,让她想起林墨递出名片时,那双惯常冷静的眼眸里,一闪而过的、近乎笨拙的期待。

她从未拨出那个号码。

骄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一种近乎怯懦的犹豫。她不确定电话接通后该说些什么。抱怨工作的乏味?讲述宿舍的琐事?还是……询问那只名叫“法槌”的猫?无论哪一种,都像是在示弱,在承认自己离开了她的庇护,过得并不如想象中那般意气风发。

与此同时,林墨的生活也并未因那张名片的送出而立刻迎来转机。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她为律所赢得了巨大的利益和声誉,庆功宴上香槟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同事们的恭维和上司的赞赏环绕着她。

但她端着酒杯,站在喧闹的人群边缘,看着落地窗外城市的璀璨灯火,心里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洞。胜利的喜悦短暂而浮于表面,无法填补苏念离开后,在她生活中凿开的那片寂静。

她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身边的人。她注意到赵漫和她的画家男友相处时,那种互相调侃、彼此嫌弃却又眼神胶着的亲密;她注意到律所里一对低调的同性伴侣,她们分工合作,彼此支撑,将工作和生活平衡得恰到好处。

她试图从这些观察中,学习“正常”的、健康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何种模样。她发现,那似乎并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保障和理性建议,更多的是情感的共鸣,耐心的倾听,以及……允许对方拥有独立的、甚至可能与自己预期不符的成长空间。

一天深夜,她处理完邮件,鬼使神差地打开了那个加密的相册,再次翻看苏念画下的、七年前的自己。那些线条里蕴含的、纯粹而炽热的情感,此刻看来,更加清晰地映照出她后来在关系中的麻木与自以为是。

她关掉相册,走到钢琴前,弹奏起一首舒缓而略带忧伤的曲子。琴声在寂静的公寓里流淌,她忽然想,如果苏念此刻在这里,会画出怎样的线条来描绘这琴声?是流畅的波纹,还是断裂的雨滴?

这种试图从对方视角感受世界的念头,对她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转机发生在苏念入职两个月后。公司承接了一个与某新锐美术馆合作的项目,需要为一场当代艺术展设计宣传物料。由于项目涉及艺术领域,设计部的主管有些抓瞎,在部门会议上询问有没有人对当代艺术有所了解。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大多数同事习惯了电商那套直接粗暴的视觉营销,对看似晦涩难懂的当代艺术敬而远之。

苏念低着头,看着自己速写本边缘被摩挲得有些起毛的角落,心脏在胸腔里砰砰直跳。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她的专业背景和艺术积累发挥作用的机会。

就在主管准备将这个任务外包时,苏念举起了手。

“主管,我可以试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