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分别在第七年 > 奔赴山海(第1页)

奔赴山海(第1页)

月光下的那个“会”字,像一道温暖的堤坝,拦住了苏念心中所有因离别而泛起的不安涟漪。接下来的日子,被一种充实而明确的期待感填满。

出发前的准备,成了一场细致而温柔的仪式。林墨展现出了她律师职业带来的惊人条理性和行动力。她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张详尽的物品清单,从专业画材到常备药品,从防风外套到防潮垫,事无巨细,甚至贴心地标注了哪些可以在当地补充,哪些必须自带。

周末,她们一起去了全市最大的美术用品商店。这一次,苏念没有再为价格标签感到局促不安。她专注地挑选着适合野外写生的便携颜料、不同型号的炭笔和速写本,偶尔拿起两管颜色相近的蓝色,认真比较它们在日光灯下的微妙差异。

林墨推着购物车,安静地跟在她身后,看着她与店员专业地讨论某种矿物颜料的耐光性,看着她因为找到一盒心仪的、带有大理石灰调子的色粉而眼睛发亮。她没有插手选择,只是在苏念犹豫不决时,给出基于实用性的客观建议,比如“这种纸张更适合水彩,但重量是你的考虑因素吗?”

结账时,金额依然不菲,但苏念主动拿出了自己这几个月攒下的积蓄和最后一笔项目奖金。林墨没有阻止,只是在她付完款后,很自然地将那几个最重的画材箱拎在了自己手里。

“这些算我赞助未来艺术家的。”她语气平淡,却不容拒绝。

苏念看着她,心里暖暖的,没有再争辩。她开始懂得,接受这份带着尊重和支持的给予,也是一种成长。

回到家,打包行李成了另一个“项目”。林墨不知从哪里找出几个带滚轮的、坚固的塑料收纳箱,按照清单,将物品分门别类——画具、衣物、药品、书籍、电子设备……她折叠衣物的手法精准得如同处理文件,每一个边角都理得平平整整,最大限度地利用着箱内空间。

苏念盘腿坐在她旁边,负责给收纳好的箱子贴标签,看着林墨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一幕无比珍贵。这个习惯于在宏观层面运筹帷幄的精英律师,此刻正为她三个月的琐碎生活,做着最微观、最实际的谋划。

“学姐,”苏念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笑意,“我觉得你比我的经纪人还专业。”

林墨头也没抬,继续将一叠速写本用防震泡沫包好,语气如常:“确保项目执行人没有后顾之忧,是投资方的基本责任。”

苏念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们和一堆收纳箱之间,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樟木和颜料混合的气息,温馨而踏实。

出发前夜,苏念最后一次检查行李。所有箱子都已被封装好,整齐地排列在玄关,像一支即将远征的小型舰队。她洗完澡出来,看到林墨正站在客厅的钢琴旁,指尖轻轻拂过琴键,却没有按下。

“都准备好了?”林墨转过身,问道。

“嗯。”苏念点点头,用毛巾擦拭着湿漉漉的头发,走到她身边。

两人一时无话,离别的气氛在寂静中悄然弥漫。

“我弹首曲子给你听吧。”林墨忽然说。

苏念有些惊讶。林墨很少主动弹琴,尤其是在这种非练习的时候。

她点点头,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林墨在琴凳上坐定,微微吸了口气,指尖落下。流淌出来的,不是她常弹的巴赫或肖邦,而是一首苏念从未听过的、旋律舒缓中带着一丝悠远与旷达的曲子。音符如同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描绘着云雾缭绕的山谷,映照着高原清澈的阳光,其间又隐约夹杂着一缕不易察觉的、温柔的牵挂。

苏念听得入了神。她不懂乐理,但她能从这音乐里,“听”到林墨未曾说出口的祝福与期待。她仿佛看到了那个即将前往的、陌生的云南古村落,看到了连绵的青山和纯净的星空。

一曲终了,余音在空气中缓缓消散。

“这是什么曲子?”苏念轻声问。

“一首老歌的钢琴改编版,”林墨的手指依旧停留在琴键上,目光有些悠远,“叫《旅途》。”

《旅途》。很贴切。苏念心想。

她走到林墨身边,看着她:“很好听。等我回来,你再弹给我听。”

“好。”林墨抬眼看着她,眼神温和。

第二天清晨,天光未亮,预约的送机车已经到了楼下。林墨帮苏念将行李一件件搬上车,动作利落。最后,她将一个轻便小巧的急救包塞进苏念随身背着的双肩包里。

“这个随身带着,里面有一些常用药和……这个,”她拿出一个崭新的、卫星定位功能的便携指南针,塞到苏念手里,“鹤庆有些地方信号可能不好,这个更可靠。”

苏念握紧那个还带着林墨掌心温度的指南针,喉咙有些发紧。

去机场的路上,两人都很沉默。苏念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尚未完全苏醒的城市,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兴奋,也缠绕着对身边人的眷恋。她偷偷看向林墨,她正专注地看着前方路况,侧脸线条在晨曦中显得清晰而平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