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坦诚与气度,远比藏私或强留,更令人心折。
同时,一个巨大的疑惑在他心中升起。
赵夫子。。。。。。究竟为自己找了怎样一位老师?
竟能让身为二甲进士、主持一方府学的林天元如此敬重,甚至说出“不自取其辱”这样的话来。
能让一位举人都如此推崇备至,那位未曾谋面的先生,又该是何等经天纬地的人物?
陆明渊的心中,第一次对这方世界的高处,生出了无比真切的好奇与向往。
回到明德堂时,堂内的气氛已然热烈起来。
昨日陆明渊那番惊艳的对答,早已传遍了整个府学。
如今的他,在众学子眼中,不再是那个侥幸得中的乡野小子,而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学问大家。
“陆兄,早。”
“陆案首,这边坐。”
不少学子主动与他打着招呼,言语间满是亲近。
甚至有人拿着自己昨夜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文章,前来向他请教。
“陆兄,你看我这篇破题,‘民为贵’三字,我总觉得气势弱了些,不知该如何改动?”
陆明渊接过文章,只扫了一眼,便温声道。
“‘民为贵’,其根基在‘得乎丘民者为天子’。兄台此文,立意在君王当以民为本,固然不错,但格局稍小。或可将视角拔高,论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言明‘民心’即‘天心’,则文章气象,自当不同。”
寥寥数语,直指核心,那学子闻言如遭雷击,呆立半晌,随即大喜过望,对着陆明渊连连作揖。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陆兄指点!”
陆明渊为人谦和,但凡有人询问,皆是倾心解答,毫无藏私。
渐渐地,他的书案前竟围拢了一小群人,俨然成了明德堂内一个新的中心。
众人与他关系渐渐亲近,几名性情豪爽的学子,已然熟络地搂着他的肩膀,笑称“陆兄”,高声邀请他放学后去家中酒楼一叙。
“陆兄这般才学,待日后高中,我等也好攀个同年之谊啊!”
“改日,改日一定。”
陆明渊笑着推辞,一一应下。
一时间,教室内气氛和谐,其乐融融。
唯独在教室的角落里,有一道目光,如寒冬里的冰棱,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那是一个身着月白长衫的少年,面容俊朗,气质却颇为孤高。